如果人人都能讲道理的话,这世上的事会轻松许多,卫崇楷的骄矜与耍赖并非一日练就,在他的闭环逻辑里,这是一项后天习得的杀手锏。
譬如此刻,挂断电话的卫崇楷还在回味胜果的滋味。
祝渔说,想拍戏不是不行,但剧本仍然要严格把关,眼下有一个很诱人的机会摆在眼前。
有个业内非常知名的导演正在筹划一部新作,导演叫李若笙,和她丈夫是至交好友,前几天在酒桌上谈起了这部戏来。
酒过三巡的时候,李导说自己心中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只是对方现在不在国内,还需商榷。
祝渔说,李导相中的那个新生演员现在黑料缠身,这是个很好的机会,如果卫崇楷同意,祝渔就去挖墙脚。
卫崇楷听说过这位李导,最初因一部经典文艺片《鲸落》为人知晓,获得了最佳导演奖。自那以后,李若笙的每部电影都堪称传世之作,业内几乎没有演员不想和他合作。
传闻李若笙对于艺术有着至高追求,只可惜眼光挑剔,极少有演员能入他的法眼。
这人心中有一杆专为挑选演员而生的称,他看不上眼的,不论是哪路神仙来求情都没用。
卫崇楷纵使心动,但却犹豫不决,他接戏讲求缘分,双方都满意才能毫无负担地工作,事实上以前也都是如此。
今天突然说要他抢别人的饭碗,卫崇楷掂量片刻,心下评判这笔买卖忒不划算,既在道德上占了下风,又冒着被李导拒之门外的风险,结果很有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
祝渔却说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机会,李导的戏不是谁都能演的。
况且,就算卫崇楷不争,自李导胸有人选的消息走漏了风声,竞争者早已明枪暗箭开始想尽办法操作,否则那个新生演员的黑料怎会在短短几天发酵地如此迅速。
“那个新生演员是谁?我认识吗?”卫崇楷问道。
“你半年多没回来,应该不认识他。”祝渔淡声说话,像毫无温度的播报机器,“纪君衍,毕业于挪威一所音乐学院,非科班出身。严格意义上来说不算新人,以前拍过几部电影,但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没什么水花。”
卫崇楷心想果然没听说过有这号人,他不关心这人是怎么成名的,但他有点好奇李导为何会对这个人青睐有加。
祝渔自然也给了解释:“纪君衍参演的那部古偶剧我看了,他的确是一个外形和灵性都卓尔不群的演员,恰好李导的主演需要一个温润纯净的形象。”
接下来,她又补充道:“目前来看,纪君衍所在的经纪公司给他打造的定位,就是纯欲。”
卫崇楷闷闷地道:“本色出演啊,那有什么意思。”
请收藏本站: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