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代我问好 (4 / 5)

+A -A

        就那么若有若无的,明明有差别,又说不出来具体的差别在哪里。

        这种奇怪的感觉,让聂广义下意识地觉得需要想办法找补一下。

        “姑娘这话说的,虞澹涵算什么啊,本来也没有什么名气,主要是沾了他父亲的光。”

        梦心之没有咄咄逼人的习惯,加上她自己也不是太习惯刚刚的那种语气,很自然地接话道:“时任上海总商会会长虞洽卿。”

        聂孔雀适时展露了一小丢丢的羽毛:“虞洽卿的女儿和【中国实业之父】【中国商父】【中国高等教育之父】盛宣怀的儿子联姻,让【聚成号大鸿福轿行】找人帮忙打造了这顶花轿。在1920年代,这顶万工轿的工时费就达到了300万,加上包吃包住的费用,总造价超过500万。请注意,那是1920年。”

        聂广义眨了眨眼睛。

        【看吧看吧!我可不仅仅知道新娘是选美冠军。我还知道新郎他爹是谁。】

        可惜啊,一个在欧洲,一个在亚洲,隔着上万公里,打的还不是视频电话。

        聂广义就算把眼睛眨抽筋了,梦心之也看不见。

        “听聂先生这么一说,确实不是现代意义的租一辆或者几辆劳斯莱斯当婚车,可以比拟呢。聂先生对万工轿是有研究的。”

        “不不不,我对万工轿一点兴趣都没有,我一个大男生,我研究这些干什么?主要是因为榫卯结构。姑娘也知道,我打小就醉心于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虽然一个是轿一个是桥,总归也都有那么点万变不离其宗。”

        聂广义解释起来,那叫一个严肃和认真。

        梦心之多少也感觉到了聂广义的用意,语气里面也夹杂了一丝不太明显的笑意:“在动荡的年代,聚成号大鸿福轿行的后人,把这顶全榫卯结构的万工轿,拆成了四百多个花片,分装在13个箱子里面,运回了宁波老家,藏了起来。”

        “运回宁波了啊?那为什么现在是在浙博呢?”

        “1954年,花轿行的后人把这顶轿子捐献给了浙博,那时候还没有宁波博物馆呢,宁波博物馆的历史总共也没有多少年。”

        聂广义被梦心之的情绪给感染了:“姑娘所言极是,这大概也是为什么这顶轿子虽然时代并不久远,却成了浙博最抓人眼球的镇馆之宝,让《国家宝藏》第一个拿出来说。”

        “浙博的那顶万工轿,其实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地方,这顶轿子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传统,在当时那个年代,其实算是特别西式的。”梦心之换了一个新的话题。

        “啊?西式?没有吧?”

        聂广义在自己的记忆里面搜刮了一遍,并没有发现有什么西式的元素:“这顶万工轿除了我们之前说的那些戏剧场景,雕刻的人物和花鸟虫兽,也都是按照天官赐福、魁星点斗、麒麟送子、八仙过海、渔樵耕读、金龙采风、独占鳌头等吉祥的主题来展示的。每一个场景都传统到了极致。”

        “我指的不是聂先生刚刚说的这些,这顶花轿上面,还雕了西方的丘比特。”

        “爱神丘比特?”这个信息倒真把聂广义给意外住了。

        “对。”

        “有吗?在哪里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极光之意 第232章 代我问好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