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浙南到闽东北,就这么一路沿着江寻找,一直到入海口。
村民们把这些桥梁,视为信仰。
他们捡起的不仅仅是木头,而是和这些见证了他们成长的廊桥记忆。
比记忆更重要的,是只有找到了这些古老的构建,才能认定为是文物修复。
廊桥被冲垮了,但零部件几乎都找回来了。
这就和浙博把万工轿拆了,对每一个花片进行清洁,再重新装回去是一个道理。
万工轿还是那顶万工轿。
还是和以前一样的级别。
不会因为拆开了再重新组装回去,就失去了文物属性。
聂广义老早就可以开始万安桥的重建了。
不缺技术也不缺钱。
在聂广义看来,万安桥烧成这样,和薛宅、文重、文兴这三座浙南的国宝级文物的情况不太一样。
聂教授却觉得,万安桥还是有机会的。
毕竟石墩还在,一边的桥屋也还在。
并不一定完全没有办法保留其文物属性。
聂教授非常不聂天勤地向聂广义灌输【只要努力了,哪怕不成功也没有遗憾】。
这样的行为,极度不符合把名誉看的比什么都重的学界泰斗的人设。
有些人,之所以会一直成功,就是他从来不做没有把握的事情。
放在过去,聂天勤是接受不了失败,并且只会在舒适区待着的。
年过七旬,倒是多了一份年轻人的闯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