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箐箐笑了下:“没什么,我就是随便看看,那边书架上,好像都是书。”
她这一提,胡杨便有些激动:“他太爷爷,我知道,我们杂志有篇文章就是写他太爷爷这段历史的!”
虽然她们也是见识过北大图书馆和北海图书馆的,但是这种个人的书房能有这种量,确实让人惊叹了。
林望舒:“现在我们要学计算机,不是要模拟物理规律,我们现在还达不到那个地步,最要紧的是,我们的实验数据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处理,这个可比机械计算机强多了。”
大家一听,震撼不已,其实计算物理大家听说过,但是没接触,意识不到重要性。
大家都并不懂书法,但是多少可以看出那字体的古朴雄浑、凝重大气,透过那富有历史感的字体,仿佛听到了百年之前甲午战争的悲壮激昂。
等她回去,几个人围着电脑不舍得挪眼,只有冒箐箐正看旁边的一叠资料。
心里却在想,他一直都非常细心,总不至于忘记带了吧,怎么也不收起来,就这么随手摆这里。
胡杨盯着那字看了好久,猛地拍了一下大腿:“有了,这一期的文章我有了!我就以这句话做引子好了!荡气回肠,负重前行,历史和时代的结合!”
福州船政局,那就是甲午海战时的典故了。
一看之下,顿时惊叹不已,各种语言的,五花八门的,涉及各种学科的,简直就是小型图书馆。
冒箐箐见了林望舒,笑道:“望舒,这都是你爱人的资料吗?”
陈六芽叹息:“所以这就是家族传承,你爱人这种就是从小读书长大的。”
他又不是不知道家里这两天会来客人,让人随便看了总是不太合适。
那可是近代史上留下名字的人,十九世纪清政府第一批留□□童计划的人物,是少数几个拿到耶鲁大学毕业证,回国后报效祖国的名人!
当下,她便将那叠资料收起来,很规整地放在一旁书架上。
林望舒怀里的陆执葵困了,她让她们先看,她抱着孩子过去,自己哄了一会,把他哄睡了,放下。
林望舒看过去:“这是我爱人写的,他书画都很不错,是他太爷爷打小一手调理出来的。”
苏方红蹙眉:“美国的计算机现在发展到什么地步了?”
林望舒自己学也觉得孤单,现在看到大家感兴趣,自然高兴,兴致勃勃地说起自己的计划,打算杀进计算机系,到时候看看怎么混进南北阁微机房。
苏方红看了眼旁边的电脑,蹙眉半响,突然道:“我们现在要好好学计算机,这也算是取尽洋人之科学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