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第 131 章 (5 / 6)

+A -A

        林望舒:“一定要问问,我感觉,我现在做出的这些数据,可以写一篇论文了,我应该能写一篇论文,但是这些真的都是基于他这些程序模拟试验的结果,如果没有他的这些程序基础,我很难做出来,所以必须找他商量下。”

        这一切让她激动起来,她感觉曙光就在前方,东方的太阳将喷薄而出!

        林望舒惊讶;“什么意思?我如果写一篇论文,写上他的名字,他还不愿意?”

        林望舒想了想,恍然:“可能对于天才来说,俗名就是累赘和麻烦。”

        陆殿卿其实多少能猜到原因,不过事关别人的隐私,他也就没解释,只是简单地道:“可能吧。”

        林望舒当即拿出来自己最近整理的模拟结果,那都是自己一遍遍模拟过后,记录下来,并整理出结论,上面还用红笔做了许多笔记,标注出了重点。

        林望舒忙解释道:“这个是从基本方程出发,用自然演绎的方式来做出自聚焦结果,所以这里面会存在非线性引起的像差效应。”

        胡教授聚精会神地看着,看了一番后,才说:“这里面为什么没有引入像差的影响?”

        那一天,她甚至忍不住再次找陆殿卿确认:“如果我利用这些程序作出什么成果,这件事,我们是不是应该和那位叶同志协商下?”

        胡教授疑惑地看向林望舒,之后道:“入射光场的强度自然是试验中的一个变化因素,不过振幅分布的斜率目前试验条件无法达到,并不在考虑范畴,这也是我们目前的局限性。”

        胡教授笑容里带了鼓励:“不过林同学能提起这些观点,值得表扬,如果将来有条件,我们完全可以实现你所说的。”

        陆殿卿:“天才的大脑构造就和我们不一样。”

        但是,到底是科学修养极高的老教授,他几乎是瞬间意识到林望舒这些模拟计算的价值。

        那个时候的她,根本没有胆量出现在胡教授面前,也根本不敢将那些结论说给胡教授,对于那个时候的她,一切都是空中楼阁,她没底气。

        不管怎么样,因为陆殿卿的话,林望舒不再有心理负担,她可以随意用这些程序来构造,来假想,来模拟,一遍遍地尝试着,来得到自己所要的结果。

        也是恰好了,胡教授再次提起了光束在非线性介质中稳态传输的问题,并且其中和当年席铭教授的观点向左。

        胡教授:“林同学,你的想法是好的,不过这需要构建一整套的几何光学模型,还需要将光束传输的几何和波动光学特征统一在同一个建模中,这个就算国外的最前沿的研究,也做不到。”

        林望舒没多说什么,对于国外论文资料的咨询,她也没什么好方法,不过提到了自己目前手头的一些国外资料,表示可以分享下,几个同学便有些激动,感激不尽。

        陆殿卿见她这样,道:“对方并不介意,不过如果你这么在意,那我会设法联系他,再次找他确认。”

        林望舒听到胡教授的话,只觉得,一颗心终究落了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八零之改嫁 陆殿卿 第131章 第 131 章 (5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