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耶律宗全和大臣们,内心其实一点都不愿和大齐发生战争。
秦行之继续道:“大齐能做到这点,是因为前人的智慧被我们很好地继承了下来,不至于从头开始。那么智慧如何才能最妥善继承?当然是文字!”
“契丹有传唱……”
耶律宗全的话显得没那么硬气了。传唱是草原民族历来的传统,但效果见仁见智,毕竟它太过于依赖人的记忆力,甚至理解能力,偶尔弄错一两个词句,保不准就会越传越偏。
秦行之喝了一口酒,耸耸肩:“贫道只是陈述事实,您觉得传唱不错,那就继续坚持用呗,反正你们契丹又没文字,不用也不成,说不定以后还能造就几个留名青史的民族歌唱家呢。”
耶律宗全沉吟不语。
他不是没想过,作为一个数一数二的帝国,连文字都没有,未免流于和蒙古、女真那些野蛮人一样的档次。另外,做了几十年皇帝,耶律宗全也越来越觉得,传唱下圣旨确实不方便,也无法彰显皇帝的威严。
比如自封真龙天子这件事,他下圣旨,各族长老传唱,理论上效果应该不差。可并没有任何凭据,如果他死后大家不承认,说长老肯定唱错了,契丹人不信龙,先皇不可能那么讲,后世皇帝一点办法都没有。
你说先皇亲口下旨,好,请拿证据出来。
由此可见,文字不仅能传承文明这么简单,它也是保证皇帝旨意不被篡改的重要工具。
可没有就是没有,总不能凭空出现文字吧?
阿朵儿崇拜的看着秦行之:“父皇其实也说过,契丹没有文字是不合适的。闻道,你肯定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对吗?”
秦行之没觉得这很难:“造呗。”
“什么?”耶律宗全和阿朵儿都没听懂。
“哪家文字都不是老天爷恩赐的,是先人一点点造出来的,你们契丹也可以自己造字嘛。”
群臣被这个惊人的想法震住了。
造字,对古人来说是一项只有神灵才能做的事。坦白讲,中原周边民族,除了敢为天下先的炎黄子孙,就没有任何一个原住民族敢于代替神灵造字。
周边国家,例如高丽、东瀛、交趾等国,看起来都有自己的文字,实际上全都是从汉字演化而来,算不上真正意义的造字。
这种山寨行为,内里隐含着一层不可告人的想法:字是汉人造的,我们只是过度借鉴,神灵要惩罚,也是惩罚汉人,跟我们这些沾光的没关系。
现在秦行之说契丹可以造字,群臣如何不震惊?
耶律宗全也怕神仙降罪,但他是皇帝,不至于和大臣一样,完全相信造字会激怒神灵这种说法。
阿朵儿皱眉道:“我第一次学汉字,师傅就讲过,古时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造字是泄露天机,一般人根本承受不起。”
秦行之猛灌一口酒,学着契丹人的样子,抓起面前的羊腿啃了一口,边嚼边含混不清的说道:“这有什么好担忧的?为契丹千秋万世而牺牲,生得伟大,死得光荣!即便骨灰拌饭、灵车漂移、骨髓煮汤、全族爆炸,我相信诸位大臣也必然抢着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