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9 您鼓励我霸王硬上弓? (3 / 4)

+A -A

        半年多的努力,足够分辨出哪些人更适合修炼。小道士的内功心法虽然人人可以修炼,但天赋的加成作用,以及个人努力,仍然不可忽视。

        比如勋贵子弟,小聪明不缺,却缺乏韧性,最终大部分只练出一点皮毛,就兴高采烈的嚷着要求“毕业”。

        对他们这个要求,文良纯等人乐见其成。

        送走这些养尊处优的家伙,剩下的寥寥几个勋贵子弟,以及大力营全体战兵,和选出来的都头以上军官继续苦练。半年多之后,除了少数确实天赋不行,或者智力欠缺的,几乎人人都练出一身不凡的内力。

        比起大内高手还差不少,但也绝不是菜鸟。

        大力营本来就擅长土木工程,修山路这种小活儿,对他们就是毛毛雨。特别是随着修为逐步提高,速度更是越来越快。到了现在,通往山外的路已经基本完成了。

        中书省请示过皇帝,决定把武学院建设推进到第二阶段。

        京城附近专门设置了一个田庄,把大力营战兵家属搬迁过去。这里交通便利,离京城只有很短的路程,条件肯定比山谷强许多倍。

        这固然是大力营专享的福利,但也未尝不是朝廷对大力营战兵的牵制。如今的大力营,绝对是武学院最中坚的力量,对内功心法了解得也最透彻。

        武学院继续招收学员。

        按文良纯等人制定的轮流学习计划,第一批军官在接受保密教育后,遣回军中继续自修,挑选出的第二批军官则进入学院学习。当然,因为大力营家属搬迁,山谷可以容纳更多人员,这次的军官学员规模也更大。

        搞武学院,文臣们也不是没担心过。

        这会不会影响文臣的地位,会不会导致皇帝穷兵黩武?历史上这种事可不是没发生过。

        文臣既想大齐军力无敌,又不想看到文教衰落,说实话也挺闹心的。

        但本质上来说,大齐其实从没玩过重文轻武。别看武将似乎地位低,那是和平年代演化的自然结果,不代表大齐国策如此。

        比如军队出征,领兵大将拥有极大的自主权,绝不允许文臣在旁边指手画脚,这是太祖皇帝留下的规矩。

        再比如武将只对皇帝负责,中书省可以在皇帝的授权下发布命令,但任何时候对武将都没有任免权。

        所以,文臣虽然看不起武夫,却深知一点,那就是如今朝堂上文臣一家独大,不是武将天然地位低一等,而是讲道理他们讲不过文臣,干脆藏拙而已。

        大齐文人整体节操较高,至少文良纯等人,不会因为个人私心,或者希望发扬圣人学问,就打压武将。

        更何况,这个世界又不是只有大齐一个国家,稍微有点头脑的人,都明白一条腿走路注定摔跤。你文治再好,武功不行,最后的结果,也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因此对于武学院,文臣甚至比武将更上心。

        必须承认,文化人通常比大老粗眼光长远,萧峰萧首领对此肯定深有体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欢乐道士 489 您鼓励我霸王硬上弓?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