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小道而已,清直兄将来自知,”
看到周围的人崇拜的眼神,秦某人不禁有些飘飘然,他不是什么圣人,不过是大宋一俗人,被人逢迎的感觉不要太好哈。
冯小娥心里微动,眸子有些迷离。
“三郎,可否让某将这个远望镜拿回去给家父一观,你晓得的,家父出判过军器监,对这些兵器一直挂怀,某也是想让他看看这个稀奇的物件,”
别说,沈清直还真是一个孝顺的孩子。
“你我之间何必客套,随意就是了,”
行不行,当然行了,秦延弄出东西就是货卖帝王家,由沈括送上当然更好了。
秦延就是这样走自己的路,无论他是什么出身,他要做的就是时不时的做出一个物件,让大宋的人谁也不会淡忘他。
“三郎,那俺就先走了啊,”
沈清直立即就想飞奔回去。
“啧,可以,先把买路钱里留下,我可是没有银钱,他们就是把我拖去卖了也顶不上这一百八十贯,”
秦延向着身边冯记的人一努嘴。
冯小娥还没看到这样没钱还理直气壮的人呢,她看到的更多是没钱付账的窘迫和无奈,这位秦公子大刺刺的光明磊落的就说自己是个穷人,没钱,然后身边的锦衣公子就立即欢喜的付钱,太过有趣了,冯小娥再次捂嘴偷笑。
她一呆,她蓦然发现掌管冯记数年的她好几年间就是今天笑的这般多。
沈清直爽利让伴当付钱,然后拿起远望镜飞奔出门,什么养气功夫顾不得了,失去了平日里努力保持的所谓气度。
冯小娥来到门外远望兴奋的打马离去的沈清直的背影不禁感叹,她回头看了看这个不起眼的小院然后想了想,然后上了马车在自家的护卫随扈下离开。
沈括对于沈清直和秦延走近乐观其成,虽然秦延在诗书上的学问平常,但是这小郎德行不错,阅历颇丰,奇思妙想颇多,对阅历太浅有些书呆子沈清直不无裨益。
但是他绝没想到影响来的这么快,沈清直回来后立即要拉着他看一个物件,问题是他马上就要返回延州,很多事儿他要和身边的几个幕僚商议。
不过沈清直实在缠人,沈括只好笑着看向几个幕僚,
‘诸公且先行办理,本官去去就来。’
“经略请便,”
几个幕僚拱手道。
沈括被沈清直扯到绥德府衙的台阶上,沈括不禁莞尔,他从来没看到清直如此捉急,嗯,还须历练这个少年心性,东华门唱名可是个水磨的功夫。
“爹爹,你看这是什么,”
沈清直拿出一个黑色长筒型的物件献宝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