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大宋版黑火药 (1 / 3)

+A -A

        赵頊接到十万火急递入皇城的折子后,沉默了好久。

        他突然感到哪里不对了,很不对。

        沈括什么人他很清楚,谁给他这个底气这般硬顶上,还一改沉默上书弹劾徐禧,而种谔是这次筑城的首倡者,结果呢,拒不奉诏,反对筑城,就是绝不配合的架势。

        也就是说,鄜延路军政大员一起反对这次筑城的地点,也反对徐禧这个人掌总,不说别的,这还是他认识的那个沈括吗,他哪来那么大的胆子。

        这里有几个解释,和徐禧相斗不能相容,再就是这确是可能面临一场大败,所以就连一向媚上的是沈括也坐不住了。

        那么是哪一种情况让沈括如此不堪呢,竟然如此暴烈的反对筑城。

        赵頊一直坚定的信心有些动摇了,他想找人商议一下,但是谁呢,他身边现下最可靠的人选就是在两派间中立的李清臣了,这是他最可信赖的,从不偏帮哪一方,人品学问德行阅历俱佳,按说是个好人选。

        但是李清臣有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从来没有掌过边事,也就是说不大合格应对这个难题。

        那么几个宰辅总是合格的吧,也许,但是现下他真不能全盘托出,这次筑城,他是绕过几个宰辅推行的,因为在那里他没有得到大多数的支持

        王珪、孙固反对也就罢了,就连蔡确也是反对,尽言伐夏大战后国用不足,耗费太多,没有钱粮再支撑一场大战。

        所以到现在也就是他强力推行,宰辅们捏着鼻子认了,其实心里是很不爽的。

        如果此番爆出这么大的丑闻,岂不是徒让人嗤笑。

        赵頊蓦然发现他作为大宋帝国的皇帝竟然一个可以商议的人都没有,悲哉。

        “刘维简,你怎么看,”

        赵頊看向小内廷仅剩下的刘维简了。

        ‘奴婢以为三人如此攻讦,鄜延路有未战先乱之忧,因此,因此。。。’

        刘维简也是磕绊着,这话太难讲了,左右不是。

        ‘你这个老奴尽管说就是了,’

        赵頊不耐道。

        “万岁,早先给事中说的左岸,险要,不可谓不紧要,但是种谔讲的水源有被断之虞,也不可轻忽,”

        刘维简擦了把汗。

        实在是这样的话是否了上次的决断了。

        但是小内廷里的几人都是听从了徐禧的判断,因为这厮善于激辩,不可置疑,同时也只有他到了现场查探,最后官家允了,不过现下看有些疏漏。

        “你是说种谔提出的旧银州故城吗,但是那里地势平缓无险可守,极易被四面围攻,”

        赵頊摇头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宋末崛起 第一百九十二章大宋版黑火药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