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息怒,还是坐下休息,”
刘维简急忙劝诫,他可是清楚最近这几日赵頊的身子很是不好。
赵頊忍了忍坐了下来,然后一拍龙案,
“现下商议一下封赏的事情,种谔的处置先行搁置,朕不想寒了有功之臣的心,为国拼杀,封赏却是迟迟未下,”
王珪等人相视一眼拱手应诺。
种谔的问题搁置几人倒也没什么反对,毕竟种谔已然挂印归家,按照大宋官场的规矩,那就是无诏不会返回军中了,而他们只要极力反对发出起复的诏书就是了。
剩下的就是鄜延路其他人的封赏了。
首当其冲的当然是沈括,沈括如今是三品的龙图阁学士,差遣是鄜延路经略安抚使,可说是大宋几十位重臣之一了。
此番大战沈括在供应粮秣兵甲,守护鄜延路安危立有功勋,这是谁也不能否认的,虽然王珪和蔡确都看不上沈括这个随风倒,不过该有的赏赐还是有的。
不过赵頊提出的资政殿学士立即遭到了王珪和蔡确的反对,怎么说沈括连参政知事都未曾担任过,资政殿学士太过了。
最后沈括的散官从银青光禄大夫升为金紫光禄大夫,荫一子为县尉。
赵頊没有太过坚持,让了一步,确实,沈括已经是三品,上升幅度真的不大了,每一阶都很艰难。
再就是沈括毕竟在后方而不是永乐城职守,封赏不可太过。
种谔由于搁置,下面就是曲珍,曲珍可是统领军卒守护了水城,也就是说永乐城最凶险的一战就是在水城展开的。
城内军卒只有万余,大半还是厢军,面对的是十倍于己的西贼,能先后击退西贼三次猛攻,曲珍的功勋怎么可能小了。
曲珍的官阶从东副上阁门使直接升为东上阁门使,官阶直上十级,正式成为统军大将中的一员,遥郡为益州刺史,曲珍终于迈入了大宋将帅一列,赏赐不可谓不重。
没法,本来曲珍此番功劳不小,再就是,种谔因罪待勘,所以为此番大胜树立封赏标杆的人物就只能是曲珍了。
当然最后还少不了荫一子为承信郎,正式纳入官身,元丰改制后蒙荫严控之下,能荫一子可见恩厚。
而同在水城的高永亨打退了撞令郎的数次攻击,官阶也从西京左藏库使升为左藏库使,一跃数级,差遣也升为鄜延路第第二将,顶替了阵亡的李浦位置。
在水城南城击退了撞令郎的种朴从武略郎升为皇城副使,差遣也升为鄜延路都监,鄜延路第七将。
按说种谔是鄜延路副总管,种朴如果到了都监这个位置必须避嫌,出外路任职了,不过谁都清楚种谔是不可能保有鄜延路都副总管的职位了,因此种朴得以继续留任鄜延路,也因此迈入鄜延路大将的行列。
其他留守水城的藩将都监马忠,虽然战绩不显,不过毕竟独守东城,因此官阶升了两级为武略郎,差遣仍为鄜延路都监、藩骑厢指挥使。
种师中的官阶升为左库藏副使,跃升三级,差遣仍然为机宜文字。
种师闵则是从东头供奉官升为供备库副使,差遣从保捷军厢都虞候升为广锐军厢都指挥使,也是大幅飙升,成为一厢的主官。
而在本城的众将没这么好运了,谁都清楚他们就是一个旁观者,何况还有出城大战后的大败,没有降职降阶就是皇恩浩荡了。
请收藏本站: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