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大婚 (1 / 3)

+A -A

        只是李清臣的这句话就让秦延知道了李清臣的一个隐秘,看来李清臣将希望留在了下一代的身上,也就是延安郡王赵佣,也就是后来的宋哲宗赵煦,没错赵佣后来改名为赵煦,也就是历史上秉承神宗继续新政的宋哲宗。

        宋哲宗亲政后智激哲宗走上变法图强道路的不是别人,就是他面前的这位岳父。

        哲宗亲政后章惇等新政的干将贬谪四方没有来得及返回中枢任事,哲宗已经迫不及待开始变法,而当时主持这一切的就是宰辅李清臣。

        李清臣先后恢复了青苗法,免役法等等新政,成为哲宗新政的第一人。

        秦延很清楚他这个岳父的为人,他能看出哲宗日后的走向,李清臣就在中枢如何不能,只怕心中早有机宜,现在的目的应该只有一个,那就是辅佐赵佣,寄希望在下一代帝王了。

        “正因如此,所以小婿丝毫不用顾及,小婿复起怕是要等到延安郡王亲政了,”

        秦延暗有所指道。

        李清臣蓦地看向自家的女婿,不禁叹服,他这位女婿多智近妖,他以为秦延过于狂放,而秦延却是看出了接下来多年的走向,因此才毫无顾忌,确是人杰。

        两人返回了李府,秦延来此是要书写一个文书,什么文书呢,那是一个李婉嫁妆的文书。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文书呢,还值得如此,相当于婚前协议。

        就是李婉带过去的田亩、珠宝、银钱,如果两人和离,李婉是可以全盘带走的,就是这样的一个文书,秦延签署才算是完毕。

        也许有人说不可能吧,大宋时候女子地位能这么高。

        这还真是现实,当时的女子地位不低,和离,或是男子去世女子改嫁离去的时候是可以带走嫁妆的,官府是给予支持的。

        当时理学虽然兴起,但是还没有成为社会上下的共识,再者说当时的理学还不像后世那般变态,虽然灭人欲存天理说法是够变态,但是没有推广开不是。

        因此大宋女子还有些福气的,婚前协议就是。

        再者权倾一时,掌控大宋的太后刘娥,那就是一个二婚女子,这都能当上皇后,进而身为太后亲政,想想也就是在大宋了,明清时期可能吗,可见宋代女子的地位颇高。

        当然了,官府施行的时候,官员是否按照协议执行还得看双方的博弈,实力悬殊的话就另说了,官员肯定有取舍,不过就是后世也是如此有权有钱者更占优势,但有没有是另一回事,比如明清时候的女子绝对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婚前协议,那是什么东东,怎么可能有。

        秦延到了李府签署了这份文书,婚前的准备工作算是齐活了。

        三日后秦延就在此处迎娶李婉,由于秦延家远在鄜延路延州,因此婚礼就是在李府办理了。

        三日后,李府张灯结彩,秦延和李婉的大婚之期到了。

        李清臣嫁女当然极为轰动,李家人潮如涌,京中很多官员或是到场祝贺,或是送上贺礼。

        得益于李清臣不亲近两派任何一派,因此来道贺的人更是众多。

        这也让负责接待的李祉、李祓、李偲三兄弟忙碌不堪。

        秦延也陪同李清臣见客,当然了这些都是品阶较高的各部官员,或是馆阁中清贵官员,比如御史台、知诰制、给事中等等。

        秦延看到了一些真心祝贺的,也看到了王岩叟、刘挚等人虚情假意的,而苏辙根本没来。

        秦延笑的脸上僵硬,赔笑果然不是人人能做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宋末崛起 第三百三十四章大婚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