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试炮 (2 / 3)

+A -A

        后世大家一起讨论都是证明的,泥模铸炮的成本是铁模铸炮的十倍。

        也就是秦延知道这个捷径,否则就是泥模铸炮一项就能把秦延拖垮,他是有些银钱,那也弄不起,毕竟后世巨炮都是国之利器,像英法等国都是倾举国之力研制的,秦延自己这点资本根本不够看的,只说泥模铸炮成功率只有两三成就知道这是个烧钱的黑洞。

        铁模铸炮则是省钱太多了,最后成功的两次成功率在七八成,而且不用太多的打磨,那是省去了太多时间和人力成本,就是大宋的匠人不值钱,省去了几十人的打磨,也是节省了不少的开销,节省时间更不用说了。

        焦凤国这里现下不过雇佣了不足百人,如果是泥模铸炮,怕是几百人也忙碌不开的,所需要的人力就是这么庞大。

        这还是小规模的铸炮,如果说大规模铸炮,那么解约的时间和金钱是海量的,那就体现出巨大的成本差距。

        至于砂模铸炮,好是好,大炮整体浇筑成个实心炮身,然后用镗床钻出炮芯就是了,好处显而易见,极为坚韧,能承受更多膛压,同等发射药下使用的次数数倍于铁模铸炮,问题是秦延不是技术男,镗床何在。

        秦延虽然知道铁模铸炮这个理论,那是在理论阶段,么有经过实战的演练都是耍嘴炮。

        就说稻壳泥水搅拌后粉刷就废了思量,多少稻壳,多少泥水,粘稠程度如何,这就是多少种可能,都得挨个调试,然后试用吧。

        再者上等的石炭细灰细腻到何种程度,才能让铁模内壁细腻到不用如何打磨的地步,这都是需要试制的。

        正是因为如此,焦凤国等人经过不下几十次的试验,才终于找到合适的配比。

        当然了几十次试验就是造个几十斤的小炮,只要看看内壁冷却后光滑的程度就知道成不成了,当然不用大炮来试验,那得花销多少钱。

        于是经过一年后,终于试制出了门路,此番焦凤国很有信心的请秦延再次前来试炮。

        这次的虎蹲炮又有变化,缩小了一圈,架在一个木架上。

        宗泽、种师闵、王禀都是好生看了看。

        “每番都是惊天动地的,却是发不了几炮,唉,此物么有大用啊,”

        种师闵拍了拍虎蹲炮。

        最初他的惊诧早就过去了,毕竟这个不争气的东西虽然很唬人,每次点燃几炮后就开裂,实不堪用。

        种师闵对这个物件有些瞧不上眼了。

        王禀也是点头附和,此物虽然惊艳,却是用不上。

        宗泽笑笑不语,他以为此物总有可以一用的时候。

        焦凤国等人站在一旁咔吧着眼睛听着,脸上发烧,看看他们几次失败,将大人处于何种地步,让人奚落呢,不知道大人倒地生气没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宋末崛起 第三百六十四章试炮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