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临近南城的藩坊一处宅院里,冯小娥躲在一处密室中度日如年。
这是秦延吩咐建立的所谓安全屋。
和冯小娥前后脚到得广州的一个大食女人在这里买下一个院落,对外声称是一个大食海商的外室。
这样的女人不稀奇,很多大食人也养着外室。
而且这个三十来岁的女人从来不抛头露面,也不出找营生,穿戴也算华贵。
一看和那些无所事事候着的外室没什么区别,反正有男人养着,也不愁银钱,就是日子难熬,就在此处候着就是了。
其实这个地方就是以保万全的退路。
也许永远也用不上,但是危急时刻,就是一个可以救命的场所。
冯小娥当日曾经对这个布置认为有些多余,以为秦延有些过于谨慎了,毕竟他是秦延的外室,说出来也能让那些不怀好意的人退却了。
结果却是她真有使用这个庇护所的一天。
冯小娥和秋菊从另一户院落逃出后,立即换了行头,扮作普通的小娘子跑到了此处。
然后这个唤作米亚尔的妇人将其两人安置好,所有的饮食等等都是米亚尔出头露面。
由于冯小娥从来没有来过此处,所以此番做到了悄无声息,因此任谁也没想到冯小娥就在藩坊一个藩人女子家中。
因此无论官府和方记、通海如何搜寻、翻找都没法找到冯小娥的踪迹。
早春三月,广州阳光明媚,冯小娥和秋菊难得从密室中走出来晒晒太阳。
此时事情过了一个多月,风声已过,冯小娥、秋菊总是可以在院落里走动一下了。
这日看到大雁北行,冯小娥呆坐椅子中忽然落下泪来。
她晓得海上的事儿难说,很可能秦延已经赶来了,但是她还是感到委屈,她走的最远,完全不在秦延的护佑下,骤然受难,心里当然不爽。
秋菊只能好生安慰,这才让冯小娥安定下来。
同一日,就在冯小娥自叹自艾的时候,两艘海船靠上了广州码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