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延之所以看重福建路的流民,那是因为此地和流求的气候相近,这些流民去了,没有什么气候不适的差异,不误事。
其实在南方北人去了只是适应气候就是一个大问题。
只要开头顺利,他可以继续引入海州附近的流民,流求对丁口的需求那是多多益善的,他预估只是那块平原么有数万丁口是填充不满的,当然了他为此行业的付出海量的银钱,好在香水、衣皂发售良好,给他带来了巨额的财富。
秦延为了迎接后面大变局,只能大撒金钱早做准备了。
流民的招收那是非常的顺利,宋人百姓对土地的渴望是无穷的。
秦延提出的条件是开荒后,田亩前三年没有税赋,三年后,交与秦延三成的税赋就可,没有其他的税赋。
只是这一样,就让流民们趋之若鹜了。
要晓得如今佃户的税赋要多少,很良心的也要五成的租子,加上一些转嫁给佃户的秋赋,再就是徭役,结果就是一年劳作下来,剩下的粮米每日吃的半饱,也只够多半年的吃食。
青黄不接时候吃野菜挖树根就是这么来的。
而秦延这里只需要区区的三成的租子,怎么不让这些流民欣喜若狂。
是,可能是诓骗他们,但是这些流民已经没有选择了,失去了土地,就连租赁的田亩都没有寻到,他们已经沦为了乞丐,还有什么可以不能失去的。
因此,泉州附近的流民很快被秦延扫荡一空。
不足一月,一千五百六十余户,有的是一大家子,有的是自己一个人,最后汇集了七千八百六十余人,丁口三千六百余。
这些被秦延的海船向白沙岛转移。
按说这么多的丁口被移走,官府肯定会询问,但是有张子善的管家背书,尽言张推官已然允了,不服的话可以找州府提告。
其实泉州节判早就通晓过了,就是有人提告也是不了了之。
此时已然入秋,不过在福建路不过稍稍凉快些而已,倒是转移众多流民的好时候。
秦延自家只有三艘福船,离着不远,只是数天的路程,可以满载每艘百人,那也是要运送数月之久。
秦延立即雇佣了十余艘福船、沙船,来往运送,那也要二十天的光景才能将这些流民全部运送过去。
至于风帆海船,秦延是不敢用的,那个船型太过特殊了,如今也算见了风,和京东、江南路的水师都交过手,如果让看到联系到他身上就不美了。
请收藏本站: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