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升卿笑眯眯的,谈及的事情却是有些难为秦延。
“身在中枢,万事繁巨,却又身不由己,让人多不开颜,何不在野于外,海阔天空放手施为呢,”
秦延立即对上,毫不迟疑的,因为这也是他心中所想。
‘哈哈哈,今日和秦经略一谈,心怀大开,恨不能早相逢。’
两人哈哈大笑。
河东路转运使李缪、河东路兵马都副总管王念祖面面相觑,只是一会儿工夫,两人就成忘年交了,太快了点吧。
吕升卿心情愉快的给秦延介绍了李缪和王念祖。
“拜见秦经略,”
李缪拱手施礼恭敬道。
“李大夫客气了,本官就任于此,还请李大总管多多帮衬才是,”
秦延调侃道。
大宋的一路既有执掌全局的经略安抚使,也有负责财赋的转运使,相互制衡,就是怕经略使一人独大。
还有掌管兵马的兵马都副总管在旁,确保谁也不可能掌控所有的军政,从萌芽中消灭藩镇。
但是,也变相的形成了掣肘,恶化了官僚体制,大宋的官职让很多事情拖宕,令出多门,越发恶化了官制。
“下官谨遵大人号令,”
李缪急忙应了。
“王总管乃是军中宿将,泸州评判立下大功,本官久闻大名,今日得见了,”
秦延看向王念祖。
王念祖急忙施礼,
‘下官惶恐,在环庆就听闻经略功业,万分感佩,日后在经略麾下效力,必尽忠职守,’
看到秦延,他不禁想起自家的儿子王禀,自家的儿子虽然官场上行走,略略差了点,但是很会交往朋友,人脉不错,昔日结交高公纪,后来就是这位秦延秦经略了,也正是在秦延门下战功无算,现如今才有了都监的差遣,从这里讲,必须感谢这位秦经略,这也是他们王家和秦延的因果。
接下来的接风宴是必须有的。
秦延在酒宴上也得到了最新的消息。
辽国大王耶律洪基派出使臣和西夏勾连一年,日前,就在最新的辽国使臣到了西夏不久,西夏发生大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