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为了胜利,某是不择手段了,可说大宋文臣的一切忌讳某是一一犯禁,官家和政事堂不会安心让某在此的,”
秦延笑笑,他倒是很平静,易位相处,他也会多加掣肘,无他,帝王的独裁性独占性决定的,
“某也无意在此,和奕州相隔太远,没有海路交通,无法临机决断,”
在大宋官场盘桓,不是不行,首先还得临海的地界,能迅快的探知奕州要务,否则不如求去。
“如此某就放心了,”
十八郎很欣慰,他也是以为秦延不如求去,何必在此不开颜呢。
“老十八,你此番留在河东就任呢,还是。。”
秦延问道。
秦延给他充分的信任,河东路兵马都副总管,可是步入大宋高阶军将的行列了,以种师闵的年纪,到了四十岁,成为殿前司兵马都指挥使都是可能的。
再上一步副枢密使也有可能的,那就是真正的种太尉了,种家种世衡、种谔都被称为太尉,其实那时恭维的说辞,只有掌管三衙禁军,后世殿前司、或是枢密使、同知枢密使这样的官阶,才有资格称为太尉,武将的顶峰。
而种师闵如今就有机会达到这一步,不说别的,种师闵亲自指挥的麟州大捷,就足以让人称颂数十年的。
而大宋的广阔非是奕州可比,所以,秦延让种师闵自己选择,在哪里就任。
种师闵当然晓得秦延在探问他的行止,
“当然是遵从经略行止,某有自知之明,没有经略的筹划,某不过一个武夫罢了,再者,大宋武将,呵呵,就是到了太尉如何,狄青到了枢密使,还不是死于猜忌,大宋的武人,不过是文臣的走狗罢了,”
种师闵鄙视道。
他在奕州虽然也不能触及民政,就是发放粮饷,也是专有的库藏司负责,但是武人不用黥面,也不会被称为赤佬,奕州的武人地位还是相当高的,和大宋这里相差甚远。
“如此甚好,你我就闯出一片天来,”
秦延大笑道。
两人一同来到了官厅领旨。
内侍宣读圣旨,秦延、童贯、王念祖、李缪、种师闵尽皆封赏,没有一人遗漏,当然是皆大欢喜的结局。
内侍宣旨完毕,言道,
“秦学士,待得安置拖宕,还得随咱家返回东京陛见,天子相招呢,”
内侍陪着笑。
“此是当然,本官一定尽快和天使上路就是了,”
秦延拱手道。
他很清楚,他果然不会在河东留任了,此番返回东京城,不碍是赏赐,安抚,然后另行任命,朝廷已然忌惮他的功业,他有些功高盖主之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