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二章轻漫无礼 (1 / 2)

+A -A

        在官厅内,秦延则是和刘骅叙话。

        “刘知州,本官此番到任,还将在钦州一带推行耕种甘蔗,到时刘知州还要多加寻看才是,”

        刘骅一时间懵懂,

        “经略,甘蔗此物都是在福建路、广南东路、江南路耕作,引入广南西路怕是水土不服吧,再者此间蛮人慵懒,就连稻米都侍候不好,何况甘蔗乎,”

        刘骅见过这些土蛮的耕作,也不深耕,种子撒下去完事儿,什么锄草护理都是全无,结果就是秋上产量可怜,全看运气。

        秦延一笑,甘蔗现今主要是在这三块地方,后世却是广南西路为尊,占据了全国产量的四分之三,这里的气候也是极为适合甘蔗生长,出产的甘蔗比其他产出甘甜。

        “水土不服无须考量,广南东路已经引种,产量比福建路高,本官还招募了一些种植的好手到此处耕作,”

        秦延当然是未雨绸缪了,

        “至于蛮人懒惰嘛,本官将会引入大批福建路流民在钦州耕作,待得一年后甘蔗引种有成,流民富庶,那些蛮人自会景从,无须多虑,”

        后世这样的例子多了,一些村屯引入新品种,其他村屯笑话旁观,待得收获巨多,其他村屯急忙跟从。

        秦延就不信那些蛮人看着宋人种植甘蔗好吃好穿,心里就没有嫉妒羡慕恨,早晚跟随种植,这是带动的效应,

        “只是钦州的田亩是不是足用。”

        “这倒是足用,当年交趾国在钦州杀了过半的蛮人,抢掠无算,我大宋收复后,剩余的蛮人都是在南部耕作,那里荒废了不少的熟田,虽然长满了荒草,但是没有林木遮挡,”

        刘骅急忙道。

        “这就好,如今将将上秋,到明年三月的耕种季节还有数月,正好引入流民开荒耕作,”

        秦延看中的是钦州的地利。

        按说钦州临海,田亩只是一般,但是钦州临海,这样蔗糖产出后,通过海运运到大宋江南等处发卖最是方便,广南西路人丁凋敝,而且殷实人家不多,怕是购入不多,市场还是在大宋内陆。

        这样就要求运输的便捷了,而广西从桂州入中原,还是从广南东路入中原,都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偏偏蔗糖也是一个运输过程中折损很多的物件,因此内陆陆路运输远远不如海运的快捷。

        因此钦州廉州等处有海港的地方就是甘蔗最好的种植地点了。

        刘骅是语言又止,实在是他看出了秦延对引入甘蔗下了重注,已然不可挽回,没法反对,虽然他对此不敢苟同。

        至于所需费用,秦延言称已然找到了豪商垫付,无须钦州先行起付,只须引种成功后用税赋或是甘蔗抵扣,所以刘骅也就没有继续反对。

        秦延当然看出了刘骅的神色,不过他没有多言,本来在这个时代他就是一个独行者,他的很多举措在宋人看来都是独断专行,特立独行,所以秦延也习惯这些异样的眼光,他需要的就是下属的配合足以,最后自有结果来证明,多说无益,事实胜过雄辩。

        数日后,钦州西校场,四十五个蛮部的头领和其族人汇集一处,今日是新任广南西路经略使秦延校阅钦州土丁的日子。

        钦州蛮部的酋长和麾下土丁都汇集在此,等待秦延的校阅。

        秦延、刘骅出现在校阅台的时候,下面五千土丁已然列队等候着。

        秦延看着下面这些土丁极其无语,这些土丁都是以各部的形式出现,队列散乱,兵甲不全。

        往往就是一身短打扮,敞着怀,拿着一把柴刀或是一把生锈的短枪,就是土丁一枚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宋末崛起 第五百八十二章轻漫无礼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