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而孟侗就有了引种的念头,但是他族中有田亩,但是种植什么他说了不算,那是父兄的事儿,而且产出后榨糖后转运不便,蔗糖运输走水运只能经过邕州然后走郁水东去广州。
而期间税卡林立,道路不畅,水运要和其他货物搭配影响运送周期,蔗糖却是等不得,不能在炎热潮湿的广西停留太久等等,一系列难题让孟侗望而却步。
现今,他是父兄已逝,他成了一言九鼎的族长,而官府引种,大规模运送,外运问题也不是难题,唯一的难题就是他想引种,怕是官府不允。
他在邕州询问的结果就是官府不允,都是在钦州、邕州、桂州由汉民引种,没有蛮部投入其中。
孟侗无奈下才来钦州求见秦经略,询问此事。
秦延一喜,这是大好事,首先这样和中原融合极好的蛮部首领必须是扶持的对象,而且要扶持好,只要他和官府走的近,并且得到了大大的好处,相信靠拢过来的蛮部将会大增,对融合同化这些蛮部有极大加成。
秦延对这样主动靠拢的蛮部当然要大加扶持,
“孟族长果然有些眼光,当知晓有些作物引种远比粮米赚取得多矣,”
这句称赞让孟侗兴奋的脸上涨红,
‘嗯,对于孟族长引种甘蔗官署当会全力支持,本官将会下令开拓司派出干员承担此事,还会派出老农辅助你等引种甘蔗,产出的甘蔗榨糖后可以代为发卖,’
秦延的回答让孟侗万万没想到,岂不是他只管种植好甘蔗榨糖就可,其他的他全不用在意就可,这样的好事哪里找去,他简直无法想象的天上掉馅饼了。
“多谢经略襄助,小的一定让族中好生的引种,秋上丰收,不负经略美意,”
孟侗激动的已然变声。
秦延好生安抚,又询问了孟烽几句,结果发现他的宋话远在其父之上,几乎听不到口音。
秦延大喜下亲自手书鼓励孟烽实习之,孟家父子诚惶诚恐的接下。
秦延则是命胥吏送两人去往开拓司,拿着他的手书让开拓司一并办理,父子二人千恩万谢而去。
接下来进入的是钦州一个不大的土蛮部族长,他也看中了引种甘蔗,秦延当然会加以扶持,一并让开拓司办理。
秦延寄希望这些靠拢的蛮部将会给他带来丰厚的收益,当然了,短期来看一切照旧,即使一切顺利,可能也要数年之功,不过万事开头难,和大宋经营此地百多年没有太大进展相比,数年之功已经极为迅快了,秦延等的起。
请收藏本站: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