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六章河口激战 (1 / 2)

+A -A

        众人来到一家刘弼开的茶楼,一同饮茶商议此事。

        最后共议的结果就是拿出二十万贯来贿赂水师处置此事。

        当然这些钱不是他们四人交出,那些中小海商都得拿出自己的一份来。

        为海商办事,这些人都得拿钱,一个都不能少,如果不出,得罪了这一行的行首,还想不想在这一行行走了。

        最后决意一旦翻脸,他们须得首先先发制人,没法。

        他们的海船行走航线沟通有无是必须的,这样漫长的航路,流求人可以随意的攻击,简直漏洞百出,无可防御。

        所以他们必须首先集结船只,勾连水师一同攻伐流求人,击败对方的水师,一劳永逸的解决掉对方。

        几人分工,筹款,贿赂水师,然后几人匆匆分手,各行其是了。

        十日后,流求水师开始在商路上盘查海船,收取三百贯的商税,但有不从者立即扣船扣人。

        也不是没有海船反抗,但是随即被流求海船的巨炮震慑,只能老老实实的听命。

        登时,福建路和广南海上乱纷纷,整个航路混乱开来,这种乱势在形成新的平衡前都将继续。

        很多海船不再出海,让这片海域萧条了不少。

        明眼人都清楚,这样的局面不会持续下去,只是等待着一场爆发,最后决定这块海路将由谁来掌控,到那时一切才会恢复如初。

        八月初七,河口镇以西炮声隆隆响了整整一日,河口镇依旧附近村屯的百姓整整担心受怕了一天,因为他们知道这是有敌人在和流求水师决战。

        而当地所有村屯以及河口镇的乡兵都已经被召集起来,开往了河口镇,防止可能发生的敌军登陆。

        按照规矩,一家一户中如果是独子可免兵役,否则的话必须出一人入乡兵,平日农闲操练,但有敌人入侵,乡兵整队进发河口镇御敌。

        很明显,如果真有敌人侵入,必然首选河口镇,要来原野何用,必然首选河口,那里的船厂就是不容放过的。

        高举三岔口旗帜的一队乡兵走在田野间,远处已然可以望见河口镇的城墙以及鼓楼了。

        都头老赵一声吼,九十八名乡兵齐整的坐下休息、饮水,此时正是盛夏的尾声,天气极为闷热,他们没走两里就要休憩一下,否则身子怕是支撑不住。

        因此此时这些乡兵都是身披吉贝甲,全副兵甲在身,这般强行军不可一气达成。

        都头老赵乃是奕州军退役在三岔口定居的,按照规矩每个村屯都有退役的老卒,这些老卒就是乡兵的骨干,担任乡兵的都头、营虞候等要职。

        此番三岔口两处村屯的乡兵就是由都头赵易、营虞候李斌统领的,他们按照规矩整训出来的乡兵保有老奕州军的强悍,即使闷热的天气里已然可以正常行军,这些军卒缺少的就是战阵历练,一两场的血战过后就可淬炼成强军。

        过了会儿,李斌一声吼,乡兵们立即起身再次排列出整齐的队列,哗哗哗齐整的脚步声向西边的河口镇前行。

        董穆大步走在期间,他手拿着一把长枪,身披青色的吉贝甲,走的倒也松快。

        他擦了把汗水,望向了远方的河口城,此时几条道路汇集此处,可以看到好几支乡兵正高举战旗向和河口城行进。

        董穆对现下的日子很满意,不管怎么说,他每月可以领取两贯钱,不多,但是给家里打打牙祭是足够了。

        再者,听赵都头讲,此处的乡兵可能扩充为正军,也就是说,每月有固定粮饷八贯,那可是一笔不小的收益,足以成家立业养家糊口。

        董穆对此时希翼已久了,他相信大部分乡兵都有着个年头,旁的不说,出外征战一番,待得退役发下五十亩田地,还能任职乡兵中,到哪里都是受尊重如同老赵一般,这就是董穆的念头。

        此刻他就渴望敌军可以登岸,他们可以杀个痛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宋末崛起 第五百九十六章河口激战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