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一章倭人偷袭 (1 / 2)

+A -A

        看着秦延思量久久不语,冯小娥心中忧虑。

        在他的印象里,秦延没有这般忧柔的时候,很多时候都是很快决断。

        如此纠结的秦延她也是第一次看到,她能想象自家夫君面临极大的难题,只是遥远的辽国北境和大宋,特别是奕州、广南西路有什么关联,让秦延如此焦虑呢,

        ‘官人何必如此,毕竟辽国北境离此万里,何况辽国内乱,对大宋有利才是吧,我广南西路更是遥远,’

        冯小娥劝解道。

        ‘非也,辽国虽然广阔,但是承平日久,已然是失去了爪牙的老虎,已非百年前凶猛,但辽国崩塌,新主当立,新国奋勇搏杀,国君雄略,军将骁勇,那才是真正凶猛的对手,’

        秦延摇头叹道,他看冯小娥还是有些懵懂,

        “你想想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些朝代开国之时,中原猛烈扩展就知晓,那是一个朝代最为凶猛的时候,结果就是围绕其左右的邻国相继被击败,正因君王是经历战事,睿智勇毅,军将从血战中杀出可独当一面,”

        秦延如此说,冯小娥点头赞同,是啊,唐初向北先后击败突厥、吐谷浑、契丹等大敌,赵匡胤先后灭唐、北汉,一同华夏,可见一朝建立之初确是最为凶猛扩张的时候。

        ‘而北辽如果覆灭,血战而胜鼎革北辽的新朝是最为凶猛的时候,而此时宋庭可能为北辽大乱而拍手称快吧,殊不知可能最凶猛的敌人养成中,’

        秦延叹道。

        历史上徽宗君臣就是如此对北辽的崩溃弹冠相庆,以为是大宋收复幽云的良机。

        殊不知此时当为大宋最为警醒之时,不用多言,只讲西夏初立,李元昊给大宋造成了多大的打击,先后击杀数万宋军,让中原一日三惊,何况新出现的体量更大的新朝。

        所以联金灭辽甚或日后的联蒙灭金都是愚蠢至极的筹划,大宋实际上是失去了北方的屏障,让自家不厚实的小身板暴露在北方铁骑之下,北宋南宋灭亡是自取灭亡,相反正确的举措应该是助力北辽和金国抵挡北方猛兽凶猛的进攻,最起码是两不相帮苦练内功。

        冯小娥也被秦延描绘的可能前景所惊吓,她这才明白秦延不断打探辽国的真意。

        秦延也是无奈,饶是他准备多年,对上北方蛮族也是没有丝毫的把握。

        首先一个就是骑军,他的军力财力也有个极限,再就是制备战马也有限制,毕竟北方产马所在相聚太远,不仅大宋受困于此,就是他也是为此所困。

        在他的筹划中,奕州军正军主力不用太多,数万足以,但是最好都是骑军,而且都是备马充足的,也就是要有十余万战马。

        即使步军也可以乘马出战,如此对后勤压力大减,机动力大增,兵力少也可以大范围迂回作战,到了战地恢复步军建制迎敌就是了。

        但是这种机动力带来的好处是无法比拟的,这也是为何拥有铁骑就占据了绝对优势的原因,这就是这时代的机械化军团。

        只是他到现在也没有十万匹战马,何谈让所有军卒可以马上行走。

        也就是说奕州军还是受困于机动力的。

        可是真正中原板荡之日,胡马南下之时,面对如此广阔的中原,奕州军只能在沿海行走,大大限制了作战区域,这是相当不利的。

        秦延却是无力改变这个局面。

        因此他到今日也不知道当面临二十万铁骑蜂拥南下,中原将要陆沉的时候,他能否力挽狂澜,如果不,他只能困守奕州一地,可能最后离着中原较近的流求都不能保全,毕竟一隅抵一国天然受限。

        如今他能做的就是尽人事听天命了,制备齐全以待天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宋末崛起 第六百六十一章倭人偷袭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