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三章一扫而空 (1 / 2)

+A -A

        美作和播磨交界处的日名仓山南麓的吉井川谷地西口,数千青色战甲的骑军隆隆向东开进,一路上所遇到的一切倭人尽皆斩杀,骑军悄无声息的接近了吉井川河谷。

        刘半顷则是派出了大股斥候向东进入河谷探查倭人军卒动向。

        此番刘半顷统领骑军从备前北进,一路上过城不攻,只是屏蔽断绝了一切官道的往来。

        让备前诸封头以及备前守镇城成为了孤岛,即使有零星的报警,也不会向北,这一线都被骑军断绝,只可能向东前往进入播磨山地而已,刘半顷对此不甚在意,等到播磨一线接到报警,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事儿了,想来已经是大事已毕。

        刘半顷统军经过备前国南部的冈山平原直驱北部的吉备谷地,从其南缘向东接近了吉井川谷地。

        一路上用血腥手段屏蔽了一切关于骑军的消息,使得这般大股骑军已然悄无声息的接近了倭人大军的后军。

        刘半顷则是十分的惊讶,因为倭人的后军竟然没有向后派出斥候,松懈的一塌糊涂。

        这在奕州军的操典里是不可想象的,秦延要求及时在平日里行军也要向左右以及后方派出斥候,否则将会将主将治罪,将会影响到将佐的晋升和薪资。

        想来,倭人后军以为在大军后方,根本没考虑奕州军可以越过前军和中军偷袭后军。

        当然,倭人越是如此,刘半顷越是欢喜,省却多少麾下军卒的性命。

        三千五百骑兵摸进了河谷中,全部战马上了笼头,军卒牵马而行,在朦胧的夜色中向东偷进。

        还有五百骑留在了谷口,刘半顷依照秦延一向遵循的谨慎原则,为骑军留下了后路,为的就是防止那个万一。

        倭人后军此时在吉井川河谷中间的小盆地里修整,此处向东十余里就出了河谷,也就是一日的行程。

        也因为吉井川的这个小盆地相对较为宽阔,可以将一万足轻和粮秣大车摆开,后军就在此休憩。

        万余倭人点燃了篝火烧水造饭,将这块平地照的十分明亮,营地里喧闹不已。

        这般明显的目标很轻易的将奕州军吸引到左近。

        刘半顷带着十余名亲卫和前锋数十名斥候偷入到距离倭人营寨只有区区两百余步的林子里。

        身居这个漫坡的林地里,刘半顷用远望镜窥伺着东方倭人的营地。

        昏暗摇曳的光亮中,刘半顷寻觅多时也没有见到一个塔楼的痕迹。

        刘半顷不禁感叹这个倭人主将真是废物,不但没有向后派出斥候探查,甚至没有建造塔楼防护营地,完全放弃了中远程的预警。

        刘半顷等人探查了许久,也不过是发现了一些拒马环护营地罢了。

        刘半顷慢慢退出林地,向西边数里外的大队靠拢。

        此时不到子时,刘半顷返回了骑军大队。

        刘半顷立即下令全军休憩,在陌生的地域,刘半顷不会冒险下令骑军暗黑的夜里偷袭的,那般只是伤损的战马就足以让刘半顷痛彻心扉。

        人马都是安静的休息。

        寅时初,刘半顷号令全军出发,趁夜向东偷进。

        待得寅时末,三千多骑已然摸进到了距离倭人后军不足一里处。

        此时天空依然有些灰蒙蒙的,暗夜就将逝去,人的视线可以勉强放空数百步。

        刘半顷当机立断,立即下令全军上马向东疾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宋末崛起 第七百一十三章一扫而空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