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说明什么,说明奕州军战力犹在金军之上,偏偏现下奕州军依旧有数万之众,西军攻伐齐州,这是笑话吧,别是送菜上门找虐去了。
‘陛下,当立即下令西军回防京畿路,须得拱卫东京城才是,’
何执中急忙建言道。
此时何谈什么征伐了,此时当防备三万奕州军趁机西进东京城,齐州距离东京不过三百里,十余日大军可到。
奕州军战力如此,西军野战必然不敌,还是赶紧折返东京防守吧。
至于进攻齐州,那是想多了。
赵佶一脸的震惊,还有一脸的火烧火燎。
他一力主导西军东进,趁金军和奕州军两败俱伤之际渔翁得利,结果却是大大的败笔,打脸生疼,让人羞煞。
好在最近两年来,赵佶被打脸的经历也是不少了,脸皮着实厚了很多,倒也忍耐下去。
赵佶立即下旨命令西军转进,撤回京畿路固守。
然后,大宋中枢又是争吵不休。
如今这个局面下,大宋京畿面临着北方金军和奕州军两股大敌,都有直捣东京城的能力,那么仅靠数万西军是远远不足支应了。
那么怎么办,必须扩军备战了。
只是钱粮呢,大宋人丁不缺乏,只说陕西沿边吧,只要有银钱就能招收不少壮丁,而且颇为敢战的。
问题是哪里有那么多的钱粮,结果商议的结果就是将江南的税赋增加一倍,增加部分美其名曰靖国钱,让细民一听就知道为国分忧的意思。
而广东东路、福建路、益州路、两淮等地税赋增加五成,增加部分也是靖国钱。
只是众人都是清楚,如此翻倍增加税赋,只怕地方开始不靖,暴动只怕频发,但是大宋除了饮鸩止渴还有其他的选择吗。
刚刚计议完毕,政事堂忙于处置军政要务的当口,六月三日,烽火燃遍西北,陕西急报,西贼大军二十万倾国出动攻伐环庆路、鄜延路。
陕西沿边告急,向中枢请求援军,环庆路北部数个军寨和鄜延路夏州已然陷落西贼手中,还有一些军寨断了联系,西北危局。
大宋中枢立即乱作一团,东部有劲敌奕州贼,北方太原犹在被金军围困中,西北西贼大举进犯,大宋风雨飘摇。
此时的赵佶悔青了肠子,他两年折腾不休就是让国祚岌岌可危。
请收藏本站: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