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姐这么多年,反复地从买家手里逃脱,靠自己砍柴采药,应付地痞流氓,人情早练达。她知道黛玉想说什么。
她默然片刻,忽然笑说:“阿妹,你走罢!”
黛玉听了,气得眼眶都红了,冷笑道:“走?你把我想成了个什么人!我难道是那样怕事的人?只是......”
黛玉红了眼眶,她是真地喜欢三姐,几乎把她当了自己的亲姐姐。因此把气压下,苦苦劝道:“那个齐二狗,齐家兄弟和四弟说的的确有些道理......何况现在赵大人又来了。总归大抵是章家和归县令的错,他们去向赵大人告状,把这两个罪魁祸首收拾了就好了。乡亲们这样一日日地闹下去,耽搁种田,到年末,可怎么了得?你......你又怎么办?”
刘三姐没有说话。闻言,定睛看了这个貌如雾中仙花的女孩子半晌,才叹道:“罢了!”
这一天,林黛玉和刘三姐不欢而散。
自此,三姐做什么,都很少同黛玉说了。她越发的早出晚归。
此后不久,有人一路找到了壮村,说是有人找黛玉这个汉家小姑娘:“阿妹,今天有人找到了寨子里,说是三姐找来的,要找你。似乎也是姓林的。。”
到寨子里的时候,满目的破衣烂衫里,独站着几个高个的男人,都穿着一身书生衣服。其中一个人到中年,依旧似兰芝玉树,相貌英俊。可不正是林若山?
黛玉喜极而泣,喊了一声:“叔叔!”就满眼是泪了,扑到亲人身边,垂泪不已。
看到侄女黑了,瘦了,林若山眼眶也红了,打量许久,才笑道:“好,好!玉儿看起来更精神了!”
这些天认识的人都来了,都替黛玉高兴。
唯独三姐没有来。
黛玉擦干眼泪,到问人,都找不到三姐。
大伙只说她划舟又唱山歌去了。
她留下的唯一一句话是:“阿妹,你走罢!”
黛玉坚持要等三姐回来。林若山只好由她,陪着侄女在这个壮家村寨里待了五六天。
刘三姐却一直没有回来。似乎渺无音讯。但又总有人传来消息,说在哪里听见三姐唱歌了。
于是,黛玉就知道,三姐恐怕是真的要与她告别了。
那一天,阳光垂过柳树梢。
林黛玉换上了久违的小姐衣衫,坐在船上,和她的叔叔一起,船桨荡开。渐渐地,住了许久的壮家村寨,模糊不清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