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文贼(十三) (1 / 3)

+A -A

        《寻南小报》上的争辩一步步升级。

        开始,小报上还在争论小说应该符合仁义礼教,还是出于本身的爱好。

        随着一波波学派、名士纷纷登场,话题的演变速度急剧增加。如滚雪球一样越滚大。

        人们已经开始争辩那些对于爱情的向往,对于获取财富的,享用财富等的要求是不是正当的。

        进一步的,如西洋回来的孙立生,旗帜鲜明地反对礼教束缚,重农轻商那一套。毫不讳言自由获取财富,自由不被限制的人身,自由买卖不被限制,保护个人财产是何等重要。

        更有激烈的学者,如李白泉等人,公然说:“什么‘父母在,无私财’。什么君臣父子,都是狗屁!是父子兄弟相残的根源!”

        而随着朝廷中人的出面——礼部的王郎中,登稿斥责“铜臭工商,无君无父”,这次的争辩,更是如烈火烹油,已经到了一个极其危险的地步。

        这种推进的速度,简直好像......简直好像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一样。

        林黛玉为此忧心忡忡,辗转不安。

        但当她向林若山提起这件事的时候,林若山只是笑了笑,安抚她:“黛玉,不要怕,你只管写你的小说,写你所想写的,说你所想说的,旁的,都不必管。”

        林黛玉看着叔叔若无其事的态度,若有所悟。

        没多久,又有人提起了潇湘君子的上一篇小说《歌仙》涉及的地租话题。不知化名系何人,直接点出:

        现在天下人之所以痛苦,罪在礼教,罪在地租,罪在无自由。而皇帝,就是天下造孽头,是普天下最大的寄生虫,最大的地主。

        一波掀起千尺浪。

        朝廷上,夕发朝至,一夜之间,勋贵大臣,上至宰相,下至七品官,一齐上奏。

        其中包括四大家族贾史王薛,都奉上了数量可观、证据确凿的南方工商早有反意,与反贼勾结造反的证据。

        其中,除了寻南小报外,还包括了大量的潇湘君子的小说,以及对他小说的调查——他的这些“狂人、大逆不道”的小说,正是在南方工商的支持下,才能够广为流传的。qQXδЙεω

        皇帝看完“证据”,勃然大怒。勒令限制工商,凡有牵连者,诛灭全家,抄全部家产。

        一时之间,商贾之人,人人自危。

        从京城开始,但凡王朝所能及之处,略有南方背景、表露过半点反对官吏勒索的家资豪富的行商之人,络绎不绝地被押上断头台。

        而与此同时,南方也做出了应对。

        南方势力最大的义军“短发鬼”,一夕之间,实力大增,不知道从哪里来了大量的物资、财物。还有不少识文断字的人投奔军中。

        变法派中最激烈者如立白泉等人,更是弃笔投戎,整个家族投奔向义军。

        而南方不少地方,短短几天,事变。

        城镇内部,市民工商,从家有薄财的工商人士,到最卑微的引车卖浆者之流,不断举行“鼓噪”、“抢米”,反钱法、反铺行,反坊厢,聚众闹事。

        当地的官府原本不甚在意。因为城市饥民,平民,由于生活困苦,屡遭苛捐杂税,经常这样的闹事。不过是乌合之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一代文豪林黛玉 57.文贼(十三)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