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林黛玉下乡记(四) (2 / 6)

+A -A

        一个教书先生模样的,对戚丽容说:“清点过了,共计白银三万两,黄金五千两。并各色珍珠、宝石、银票不等。不属于严福寿家明面上的财产。”

        这个数字切实地传到人们的耳朵里,那些珠宝明灿灿的样子,真切地印到人们眼睛里。义军把这些金银珠宝放在刑具、血衣的旁边,那血衣、刑具,在这些珍宝的光辉下映照下,越发地惨淡狰狞。

        所有人都看到了,听到了。

        修缮祠堂的时候,续谱、开祭,没有一次,宗子等人不向贫苦的村民们哭穷要钱的。

        可是每一次,祠堂才修过不久,就又说哪里的木头坏了,祖宗托梦说要修祠堂。

        人们暗地里早有猜测——关于亲人的去向,关于祠堂修了又修始终不好的缘由。

        他们这么关心严南的去向家,又岂止是关心耿直的严南呢?

        寄托于严南的侥幸,当这些铁证□□裸地摆在眼前的时候,就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不少青年农民愤怒地喊:“严福寿,这是啥子,你给我解释!”

        还有人不少原来柔顺的妇女也跟着喊:“你说,这些衣裳是干啥来的?你把我当家的弄哪里去了!”

        如果不是义军拦着,恐怕当场就有热血青年,能冲上去揪着族里这些人的衣领质问。

        戚丽容示意们乡民们冷静。让义军把严福寿等人和严家的农民隔开,等大家的情绪稍微冷静了一下,林黛玉抱着一叠纸上来了。

        风吹起她的裙角,人们听着她的声音,渐渐安静下来:

        “王朝四年,因踏了祠堂的门槛,违反族规,活埋一十二人。”

        “王朝五年,因踩了祠堂田,断脚者三人。因抬头看了祖宗偶像一眼,被挖眼者四人。”

        “王朝六年……”

        “王朝七年,严三郎,因家贫,修祠堂时拿不出一两银子,被宗子严福寿叫去问话。一去不回。宗正告诉他的家人,他逃出了村。”

        “但是,今天,在地牢的泥里,发现了血衣和他的残肢。”

        一个妇女在台下发生了一声惨烈的“三郎”。

        林黛玉被这惨烈所惊,顿了顿,才继续往下念:

        “王朝八年……严福禄奸污了妇女元娘,与严福寿勾结,污蔑元娘与人通奸……”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一代文豪林黛玉 75.林黛玉下乡记(四) (2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