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玉楼春(六) (2 / 5)

+A -A

        她不甚在意。

        她本来就是喜散不喜聚的性子,又自小见了这世上婚姻实在可怖。早生畏惧之心,那堪再起凤俦鸾侣之意。

        只是,难免有知道她的出身的人,便侮辱她的父亲、母亲、先祖。说林家几代列侯,清贵世家,竟然生出她这样的女儿来,是几辈子“不修德行”之故。甚至说这就是“林家合该断子绝孙”的因由。

        她还听远客带来消息说,贾府里现在日日咒骂短发贼,只因贾家出身南京,家业大半也都在南京。现在南京陷落,许多族人并老宅子都陷在里头了。

        底下就有人嚼舌根,说“林姑娘也做了女短发,早知她寄居的没好心,怕不是带头抄了我们的家”。

        外祖母气得大病了一场,把那些嚼舌根的下头人,都打发的打发,家法的家法。只是从此,潇湘馆里的一切旧痕迹,原来外租母叫留着做念想的,也一并都拆毁了。阖家不许提起“林”这个姓,更不许提起“黛玉”两字。一听到,外祖母就要发心病。

        她也曾以泪洗面数日。也曾郁怒交加不得开解。

        终归,是自己的决定,便只能咬牙熬着。直到——

        门口有人叩门,桂花哎了一声,去抱过来一叠叠的信。

        还有门口一个篮子一个篮子,都用布盖着。

        她便坐在床上读信,窗外的枇杷树摇摇晃晃,冷冷的风吹进来,却带着清香:

        “潇湘先生道启:

        奉读大示,向往尤深。鄙妾顿首再拜。

        妾本银匠女,自幼父母掌中珠。豆蔻思闺怨,十五作人妇。嫁与才郎生儿育女,已有十年。亦曾夫婿恩爱,也许鸳鸯白头。唉!那里抵得过镜里珠黄,梦中花谢。妾操持家务容颜憔悴,郎君十年功成名就。功名就,已有新欢。他那厢起歌舞宿红楼,妾这厢枯坐庭院深深。忽觉人生梦幻,起抛家念......”

        “贫弱如怜儿,尚有奋然挣命之心,况我有一技之长者?如何自轻自贱至此。拜读先生大作,恍如大梦初醒,冷汗淋漓......再不起那下世的心......”

        “先生大德,没齿难忘。”

        她拿起这个妇人寄给她的一支钗子,这是这女人亲手打的,精雕细琢,那清癯的竹子意态孤傲。远胜世面上的俗辈。上面刻着一行极小极小的簪花小楷:“赠潇湘先生”。

        除此之外,信纸里还有一片焦黑的瓦和一包灰。

        她又打开了第二封信,那封信没有戳章,也没有落款。唯有一句“赠潇湘先生”。打开信封,里面只有一片焦黑的瓦和一包灰。

        第三封......第四封

        她豁然批起衣服,揭开篮子,那篮子里面还是一篮篮散发着焦臭,被烧的黑漆漆的砖、瓦。

        她这场冬天的病,虽然是在熬夜写文章之后才发出来的,病根却起于苏州和京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一代文豪林黛玉 83.玉楼春(六) (2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