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逆流(六) (3 / 6)

+A -A

        那是一家四口。最大的四十多岁,最小的不过十五岁。

        为首的四十多岁的矫健妇女,虽然头发白了几缕,却还是精神硕硕:“报名。”

        “这……报名的是哪一个?”

        那妇女指了指:“一、二、三、四。我,我女儿,我外孙女,我儿媳妇。”

        商盟官员瞄到这四个女子胳膊上都绑着白绸缎,身上穿着麻衣。

        这个家庭不寻常。

        便听那健妇说:“我们是从圣京逃出来的。我们要报我丈夫,我儿子,我孙子的仇。我们家的男人,都是义军里的,都死在了圣京。”

        原来是盟友义军的烈士家属。

        这……官员登时犹豫不决,这情况特殊啊。

        熟料这一家四口,见登记官面露犹豫,那健妇似乎误会了,便怒而一掌击在木桌上,字字啼血:“难道是看不起我们?!我家男人,都是铁血汉子,没一个是投降了的孬种!我告诉你,我们家的女儿,也都是骨头硬邦邦的,没一个是软弱女子!”

        自由军的军官连忙道:“都是反朝廷的兄弟之盟,哪里有这误会!就算是圣京里一小撮投降了,大部分的义军,都是宁死不降的真英雄!只是,大娘,你们家,难道不打算留一点骨血了吗?”

        周围的人也都面露钦佩。

        健妇听了,犹豫半晌,才把最后面的那个才十五岁的女孩子拉出来,那女孩子不情不愿,直喊:“我刀使得最好,我要报爷爷、父亲、哥哥的仇!”

        “你不准去。你要留下,继门户,传骨血。”健妇顿了顿,“如果我和你娘,你姑姑,都回不来了。你就代代教育自己的孩子,练武!非杀了朝廷的孔妖贼帝不可!”

        那女孩子才沉默下来。

        见此,健妇对商盟登记官真诚地说道:“替我们谢谢林大帅。多谢他,颁布律法,使男女皆可立门户,传姓氏,顶天立地。”

        “一定,一定。”商盟官员连忙道。

        那健妇握紧红缨枪,把名帖拍在桌子上,掷地有声,沉声道:“我愿保卫广州城!”

        如果说这家人叫人钦佩的话,随后来的这个,就叫人哭笑不得了。

        这是个细皮嫩肉的富家公子哥。

        更叫人目瞪口呆的是,他还捏着个兰花指,穿着一身戏服,戴着珠翠,脸上浓墨重彩都还没卸干净,是个美人扮相,仿佛是梨园里才下了台,就直奔了招兵处来,气喘吁吁。

        后面一队的仆人在喊:“少爷——郎君——你回来,老爷要发火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一代文豪林黛玉 104.逆流(六) (3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