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三十三 (1 / 6)

+A -A

        黄昏,圣钟敲响,附近村庄的信众,风尘仆仆地来到教堂,坐在木凳上,时不时和邻人探头讲话搭讪,等待着聆听布道。

        大胡子的执事喷着酒气站在了台阶上,在神像下笔划了一记圣礼,洪亮的嗓音响起,嘈杂的教堂里登时安静下来:“布道开始!”

        掏了一会,执事乔治从怀里掏出来一本皱巴巴的本子,清了清嗓子:

        “这一年,有两个一起长大的兄弟成年了。他们的父亲不是同一位父亲,母亲不是同一位母亲,但他们的心,总是挨在一块......”

        这年头,许多教士在乡下给大字不识的信众们布道时,拿着同一本神典,甚至讲的是同一段,内容都能天差地别。

        尤其是总喝得醉醺醺的乔治,他布道的内容,人们特别爱听,因为他嘴里讲的总是关于一些神奇的锄强扶弱的故事。故事里的主人公总是穷人,神总是静悄悄的,欺压好人的坏人总是要被聪明的穷人用自己的手段惩罚的。

        因此信众们面带诧异,交头接耳:“这个经好像和以前讲的不一样啊。”却仍旧安安静静地听了下来。

        “山姆流着汗,一年到头和土地打交道;

        威廉总是背着个褡裢行走四方。”

        亲切的身份,让许多信众不由自主侧过身子倾听。

        山姆和威廉是一对在乡下一起长大的好朋友。山姆是个农民,威廉则出身行脚商家庭。

        故事一开始,山姆相依为命的妻子就因为过度操劳而病倒了,而她所需要的药材在当地的价格极为昂贵。

        疾病,一个许多故事里穷人不幸生活的开端。

        信众们一听到这里,就知道山姆将面临不幸的命运。

        果然,山姆卖掉了自己大部分的财产,个性老实的他,将自己辛苦种田攒下的粮食通通出售,希冀能挽回妻子的性命。

        但是他辛辛苦苦种出的粮食,却都被来收购的商人压得极低。

        “多一个铜子,多一个铜子我就卖!”他挑着沉沉的粮食,向来收购的商人苦苦哀求。

        只要一斤多一个铜子,总价就能多好些,可以给妻多买一些药了。

        最终,一直到收购的商人都离开了,山姆的粮食仍然没有卖出去——他们连一个铜子都不愿意多出。

        “唉,是这样的啊。”信众里常年劳作的农民叹了起来,“这些黑心的商人。”

        “屁!谁说我们黑心?”信众里衣着显得齐整一些的行脚商、商人不大满意。

        乔治伸出手往下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一代文豪林黛玉 139.三十三 (1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