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下旬下了一场雨,葵花田里的草又长出来了,三个人钻到一人高的瓜子地里,矮身除草。眼看着已经开花了,这个时候正是需要肥料的时候。
殷清瑶规划着等明年在山脚下弄一个养猪场,到时候自然有粪肥给瓜子上肥料。不过眼下还得买肥料,把杂草清理干净,殷老五自己去了县城,买上几车肥料回来上到地里。
等收拾好了,换上干净的衣服,休息一晚上,赶在月底之前正好去府城把事儿办了。
他们汝阳县距离汝宁府的府城很近,三人先坐一个牛车到县里的码头上,搭上船,从湖面上穿过去,再花几文钱搭个马车就到了府城门口。
到府城的时候快中午了,这个时候酒楼正是忙活的时候,殷清瑶他们没去找她二舅,先找了个客栈,要了一间房,把东西放下。
因为还打算趁机把人参卖了,怕今天太赶,不好回去,所以先找个地方住一晚上。
殷老五出去买了肉烧饼,先解决了午饭。吃完午饭,寻思着这会儿正是午饭的时候,梁大人可能没空见他们。
于是他们留了杜鹃在客栈等着,顺便看着东西,父女两人先去街上溜达一圈,殷清瑶挑着这条街上最大的酒楼去转了一圈,问了一遍,酒楼里的伙计都说从来没有见过葡萄酒。
他们打听的多了,还被人轰出来一回。
殷老五很是担心,但是殷清瑶的心情反而更好了,心里正盘算着怎么把身后那片山林,连同那一片野生葡萄园一起给买下来。
她还只是想想。
“爹,不着急,咱们先去药店问问人参的价格。”
两个人溜达着,找到这条街上最大的药铺,进去之前,两个人先从门外往里看,见里面抓药的看病得有条不紊,殷清瑶交代道:“爹,到时候你可别说话。”
殷老五心里正紧张呢,自家女儿不让他说话,那他就不说话吧,万一哪儿说错了。
两人穿得普通,一进去伙计并没有多么热情。殷清瑶直接到柜台上问道:“你们这儿收人参吗?”
柜台后的伙计眼睛都亮了,将他们上下打量好几遍,却带着几分高高在上的态度,说道:“收,不过我们要先看成色,多少年的?”
殷清瑶看他的态度,心中警惕,谨慎地问道:“百年的,我没带在身上,大概有巴掌大小,根须完整,你们大概能出啥价钱?”
其实人参就在她怀里揣着,看伙计的态度,她心里也不敢肯定。
伙计一听他没拿货,立刻就鼻孔朝天,对人爱答不理的样子。
“你们这种人,我见的多了,我们药店的规矩,要先见到货才能说价格。”
看他的样子,殷清瑶拉了殷老五。
“那打搅了,我们就先告辞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