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没法子了,殷清瑶就上到坡顶上,在核桃林外面选了一块儿地方,开辟出来一小块儿菜地,先松松土。回到家以后,取出辣椒和番茄的种子,把干瘪的和坏的挑出去,寻来两个大碗,分别将辣椒和西红柿的种子放进去。
用差不多五十五六度的热水浸泡搅拌,以达到杀死种子表面病菌的作用,等水放凉以后,浸泡三四个时辰,再将种子捞出来,用湿布包裹,放上两三天。
种子表面会有露白,这个时候找一个合适的容器,装上细沙土,把种子埋进去,大概过上三五天就会发芽。
辣椒和番茄的育苗方法一样,殷清瑶先试了试,剩下的交代给杜鹃。
晚上吃完饭去老宅拿上竹签,第二天天还黑着的时候她就起床了,黑灯瞎火之中,去笼子里捉公鸡的时候差点被公鸡啄到手背上,幸好她躲得快。
村口跟宋大郎汇合,她一只手提溜着一只肥硕的大公鸡,背上一个包裹里面装着竹签。好在月亮还没落下去,天色渐渐从蒙黑变成鱼肚白。
到城门口的时候正好赶上开城门,两个人等一二十辆粪车从里面出来之后,才推着装豆腐的车进了县城。
尽管已经到了三月份,山里的大清早冷得还要穿一件薄棉袄,两人一直赶路,路上就把棉袄脱了,殷清瑶的棉袄缠在腰上,宋大郎的棉袄挂在车把上。
“前面就到了。”
章迁家门口立着一个人影,正是焦急的柳氏。
“伯母,您吃饭了吗?”
看见她,柳氏才松了一口气,昨天她说要开作坊,但是一直到今天早上,家里就只买了一些香料,别的什么东西都没有,眼看着天就要亮了,万一到时候客人上门,她啥也拿不出来……
“哪有心情吃……你交代的案板和灶台都准备好了,接下来咱们该做什么?”
殷清瑶指挥着宋大郎把豆腐卸在院子里的大案板上,跟他先把豆腐的钱结了。宋大郎推着车回去,回家再拉一车去镇上卖。殷清瑶撸起袖子,拿了把菜刀,三两下就把大公鸡开膛破肚收拾干净。
把他家最大的大铁锅支起来,塞上柴火,先熬汤。
同时指挥着柳氏跟向氏切豆腐块儿,下油锅炸豆腐块儿。她这次还做了上次做过的空心豆腐球,炸好之后的豆腐干,用竹签串起来。等做好这些的时候,鸡汤差不多也熬好了。
隔着老远就能闻见鸡汤的香味儿。殷清瑶往里面加了孜然粒,比之从前的配方更加浓郁醇香。
章迁家左右的邻居都来敲门,探着脑袋往里面看。就连没吃饭的柳氏都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章华和章启睁开眼,闻见这个香味儿,立刻从床上爬起来,鞋都没穿就跑出来。
“娘,做的什么好吃的?”
向氏正在帮着柳氏炸豆腐球,看见他们两个光着脚下地,眉头一皱。
“我看着锅,你去招呼他们两个。”
柳氏一边用笊篱搅着豆腐球,一边把炸黄的豆腐球捞上来装到早就准备好的大盆子里。向氏把两个孩子从地上捞起来,报到床上穿衣服穿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