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父母养出来什么样的孩子,崔氏在王氏面前总是势弱,导致了殷乐琪对自己不太有自信,但是她从小好歹是在县城长大的,眼界和修养都还算不错。
殷清瑶将来还打算用赵大郎,赵长宁现在不识字,以后迟早也是要学的,殷清瑶怎么想都觉得两个人般配。
不过刚才屋里的情形她也看出来了,殷乐琪对白竞有兴趣,现在去提这件事儿,有白竞在前面挡着,谁能比得过风度翩翩的教书先生!
还得再等等。
午后,吃饭的人散去,殷清瑶招呼着喝了酒的李秀才和殷巧手回屋里躺下。林全非得走,被殷老七搀扶着回去。殷老六没敢喝酒,马氏大着肚子,照看他也不太方便,他很有自觉地起身搀扶马氏。
殷老二和殷老三分别在王氏和崔氏的搀扶下往老宅走。
今天这么重要的日子林氏又不来,在开饭之前殷清瑶就盛上一大碗菜,拿了两个白面馒头,让豆娘给她送去了。
李柔娘自己在屋子里吃了点,等两个孩子睡了,才从屋子里出来,站在楼上往下看。
“夫人,有小姐在,您啥都不用操心。”
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殷清瑶指挥着大家该干啥干啥,正在收拾餐具,扫地刷碗。
眼下綉坊太忙了,只能抽空做些衣裳鞋子,临走之前方氏说准备采购第二批布料,好给她买的这些下人再做上两身衣裳。
这么多张嘴吃饭,才一两天功夫,买回来的粮食就吃得差不多了。这么多人,一天下来光吃饭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去年秋收的豆子高粱也不能当主食,之前就他们自己家人的时候采购一次能撑十天,现在三天都撑不住。
家里的两个大粮仓空荡荡的,还得买地种地,有粮食心里才踏实。
麦收一般在芒种前后,眼下已经过了芒种了,殷老五眯了会儿,去地里转了一圈,晚饭之前宣布明天开始割麦子。
一共十亩地的麦子,他们人多,三五天功夫就能割完,就是得再去买一些镰刀。
殷清瑶没有意见,第二天一大早吃过饭,把所有人集合起来,让李大壮两口子搬去半山腰照看着那边的葡萄和马,顺便看着葡萄酒。他们两个不下地,从立春开始到寒露都带着镰刀下地干活去了。
李凤仙改名立夏,她身体不好,就带着剩下几个年纪比较小的小姑娘们在家里,帮着割些猪草,眼看着又是端午节,干完活之后,杜鹃就教大家做一些针线,绣点香包之类的到时候好发给大家驱邪。
喂猪和喂鸡,清理猪粪鸡屎这些活,殷清瑶还是交给崔萍姐妹俩。她们两个做得很好,清理出来的都当成肥料,被赵大郎派人来拉走上到瓜子地里。现在正是长油的时候,多上点粪肥长得好。
【作者有话说】
全国各地麦子成熟的时间不一样,山里的气温低,麦子成熟的晚一些。对此,各位看书的小伙伴儿们不要钻牛角尖。大中国地大物博,我妈说她小时候割麦子的季节,早上冷得还要穿棉袄。前段时间,正夏天的时候,我们这边的山里还下冰雹。有些作物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就能生长,比如蚕豆,有春蚕豆,也有秋蚕豆,莴笋、黄瓜这些东西也可早可晚。我家山上种的豆角现在才下来,前两天刚摘了一大蛇皮袋回来,放在楼下,结果被人偷了。。。
请收藏本站: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