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柔娘心疼她,每日里火上炖着鸡汤都让腊梅给她盛上一大碗,买的这些下人年龄虽然小,但是干活都是个顶个的能干,葵花子得剥下来,现在没有机器,全靠手工,大家闲着没事儿的时候就搬个凳子坐在门前的广场上剥瓜子,剥好的瓜子就摊在门前晾晒,年龄最小的猫儿、狗儿姐妹俩就搬个凳子,轮流守着,不让鸟来吃。
殷清瑶好好歇了两天喘了口气。不知不觉又到六月份了。六月初九,殷老六来报喜,说是马氏生了个大胖小子。
殷清瑶只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不知不觉她六叔也当爹了!抽空去县城让人打了一副银镯子和项圈。不是她抠门,不舍得打金子的,是马上就该收瓜子了,手里的老本不知道够不够用。
殷清瑶抽空把手里的钱算了算,算算最近的每一项开支,以及收购瓜子至少要准备的银子,她仰起来脸叹了口气。看着手里几千两银子,这段时间花的远远超过挣的。而且很快,这几千两银子也该花出去了,说不准她还得欠债。
殷老七把地里的瓜子收了,翻了地又种上瓜子,最近这些天,凡是种瓜子的人家多多少少都有点兴奋,只等把瓜子晒干了就都能卖钱。
殷清瑶请人干活的时候结账快,信誉好,大家都信任她。
越是被人信任,就越不能弄虚作假,梁怀玉干果的分红要是还不来的话,她估计得再想点别的赚钱的法子了。
人果然是经不起念叨,取银镯子回来的路上,拐到驿站问问果然有京城的来信。信很厚,殷清瑶拿着到家了才拆开。
信封里面厚厚一本书,是梁怀玉写的话本,殷清瑶打开看了两眼,没忍住笑出声来,他果然按照自己说的那样改了改,不过也没有全用,经过修改润色之后,整个故事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已经看过一遍的殷清瑶还是没忍住一口气看完。
看到中间发现书里夹着几张银票,大概有三个月没来分红了,天热之后分红不多,只有不到五百两。里面还夹着一封信,说是辣椒酱很好吃,越吃越上头,问她还有没有,有的话他想多买点。
殷清瑶两手一摊,一车一共就那些,她自己还不够用呢,不过辣椒刚种下去,过年的时候倒是可以提供一些。
梁怀玉没说他回京是为了什么事儿,也没说他家里的地址,殷清瑶要想给他寄信只能先送到庄子上,再由庄子上送到京城。
殷清瑶给他写了回信,捎带手又给梁吉祥写了信,问他瓜子的收成如何,她这边十文钱一斤收购,让他抽空把瓜子送来。
庄子上一共就种了一百亩瓜子,收成却不少,把地腾出来,就可以种葡萄苗了,春上扦插的葡萄枝发上来,正好挪过去。
葡萄苗插的密,棵小,梁大发带人挖了一天就差不多了,送走他,才算正式开始收瓜子。
抽空去参加了六房的洗三礼,还得准备腌制瓜子的香料。从店里买香料又贵又不新鲜,殷清瑶写信给舅娘方氏,西城门门口每天来来往往多少商旅,总有贩卖香料的。
她早就叮嘱方氏留意,所以很快就有了回信。
从商队买的香料很全,有常规香料,也有一些新奇的香料,殷清瑶故意多买了几种,其中就有孜然。也是问了商队的人才知道,西疆有很多人种植孜然,而且价格也不算贵,也就省得她再费劲儿扒拉地去种了。
正好上次从她四伯那儿得来的快用完了。
卖上凉皮之后,对芝麻酱的需求更大了,百忙之中,殷清瑶还得张罗着收购白芝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