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劳动人民的智慧 (2 / 5)

+A -A

        殷清瑶基本上每次进城都会去章迁家里转一圈,这次带了瓜子来让他们尝尝。马车没办法驶进小巷子里,殷清瑶提溜了两斤瓜子送去,柳氏正忙着,但是看起来一脸心事。

        “伯母,是生意有啥问题了吗?”

        柳氏是个藏不住心思的,本就盼望着她来。

        “不是咱们县城的问题,是府城那边。老大两口子去府城开门做生意,结果……哎,咱们家卖一文钱两串,别人家就一文钱三串,要不是咱们还有凉皮,估计生意就全部都被别人抢走了!”

        “清瑶,你说这可怎么办呢?咱们要不也降价?”

        “就这个问题?”殷清瑶不仅不发愁,反而还笑了起来,“我早就想过这个问题,不过于老爷的名气太大,在咱们汝阳县没有我发挥的余地,这不,机会来了。”

        “您怎么还能笑出来呢?”

        被她一笑,柳氏也不着急了,搬了两个小马扎过来,两人坐下说话。

        “做生意本来就有竞争,咱们也不可能一家独大,别人要做就让别人做,只要咱们还能做下去,就没必要非得针对别人家。降价,咱们的利润就削减了,而且挣同样的钱,咱们干的活多了,用一个词形容就是内卷。”

        “啥叫内卷,我也不懂。”

        “内卷就是被动竞争,别人降价咱们也降价,付出的劳动多了,但是收成没变,甚至有可能还不如从前挣得多。咱们是小本生意,真正做生意的,有背景有条件的人家看不上咱们的生意,所以咱们一直顺风水顺,没遇上啥大坎儿。”

        “出了咱们县的地界,跟别人就是竞争关系,人家看咱们赚钱,肯定也要跟风去学,一般做这些生意的,没几个有背景的,他们不过就是仗着自己是本地人这个优势,暂时看是他们占了上风。”

        “但是咱们也不差,咱们有统一的作坊,一样的口味,有固定的消费群体,所以那些散兵游勇威胁不到咱们的生意。正好趁这个机会,再研究一些新品。甚至咱们还可以定一个固定的营业时间,只在这个时间段开门做生意,过了时间就得等明天。这样吧,我把这些措施写上,回头送到府城给向嫂子。”

        刘氏压根儿没听懂她说的是啥意思,免不了还是担心。

        “这样能行吗?”

        殷清瑶胸有成竹道:“您就放心吧,行不行咱们试试看就知道了。”

        柳氏找来纸笔,殷清瑶把自己的想法写上,同时还叮嘱了向氏趁这段时间赶制一批统一的炉灶。想了想,亲自画了个豆腐串的图案,给他们的作坊定了个名字,就叫章家豆腐串。

        把图案和字体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图案,塞进信封里,让向氏去綉坊找她舅娘订购一批红旗,到时候就插在车上。

        “还有就是,凉皮从咱们这儿送到府城成本太高了,能不能在府城也开一个凉皮作坊?”

        殷清瑶已经忙得没功夫做凉皮了,如果能把凉皮也承包出去……

        “成啊,我把做法写下来,你们找人做,回头还有烤肠和香肠,正好合在一起开一个食品作坊。还按照咱们上次说好的,四六分成。正好趁这个机会,打制一批专用锅炉。”

        又说了些细节,在章迁家耽误了一些时间,从巷子里出来的时候正好看见于勇带着三四个随从从街头走过来,老远就冲她挥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侯爷的旺夫娘子 第101章 劳动人民的智慧 (2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