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戏班 (5 / 6)

+A -A

        所以现在心里很不好受。

        殷清瑶没注意到她爹的情绪,这会儿才发现全程她爹的表情都很凝重。

        “爹,你觉得乐琪姐应不应该和离?”

        殷老五认真地想了一会儿说道:“按理说,日子只要能过下去,还是轻易不要和离。站在旁人的角度叫宁拆十座庙,不会一桩婚,但是爹一直在想,要是你将来遇到这样的情况爹会怎么做。”

        殷清瑶抬头看他。

        “从小我就亏欠你很多,现在好不容易过上几天舒心的日子,爹反思了很多。以后你要是在婆家要是受了委屈,爹肯定去把你接回来。就算被人笑话也好,爹肯定不会再让你受委屈了!”

        “其实和离也没什么,又不是咱们有错,做人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所以爹赞成你们今天的做法。”

        “爹别的本事没有,但是给你们姐弟撑腰做主还是能做到的,大不了咱们一家人还跟从前一样,住在半山腰上种地,一家人在一块儿就很幸福了。”

        殷老五第一次说这么多话,很质朴无华,也很让人感动。

        殷清瑶心头暖暖的,嗯了一声没再说话,回到家里,殷老五去跟李柔娘汇报去了,殷清瑶自己去厨房下了一碗面。过了破五就又该忙活了,不过今年百忙之余她想请一个戏班来村里唱几场,最好是带点解放妇女思想的戏。

        她家的生意差不多都是女人撑起来的,女人能顶半边天。但是在这个没有娱乐的年代里,大家还是老一套思想,有点跟不上节奏了。

        问戏班子还得去找于勇,他在吃喝玩乐这一块儿无师自通,很快就问好了戏班。在十五之前按照殷清瑶的意思新排了几出戏。

        戏台就搭在板蚕村村口的空地上。最后热热闹闹地过个十五,就该正式跟旧年告别了。戏台子早就搭起来了,十四这一天早上远近村子里的乡亲们都搬着小马扎来占位置。

        经殷清瑶提醒,王娇炖了一大锅鸡汤豆腐串,摆上烤肠烤红薯。殷老六把雕刻的小木剑、自己编的小玩意儿摆出来。

        戏班从十四开始一直唱到十六,连唱三天。每天上下两场,一共唱了三个不同的故事。第一个故事是讲婆媳矛盾的,第二个是女人要自立自强,第三个是经典的木兰从军。

        戏台子上咿咿呀呀的唱,台下也热闹,说人山人海一点也不为过。

        头一天上午只有零星几个摆摊的,下午摆摊的人就多了,有的还是专门从别的村子过来赶会的。反正又能看戏也不耽误赚钱,何乐而不为呢。

        小孩子们最开心了,凑在戏台子下面,也不知道能不能看懂台上唱的意思,反正一窝小孩儿凑在一块儿,嘻嘻哈哈,看起来很有活力。

        殷清瑶在台下监督了一会儿,舒了一口气,准备回去休息一会儿,等过了十五,她要和殷乐安一起去开封府,然后和大姑家的表哥一起进京。

        想起来她的心情就忐忑,这两年梁怀玉的信偶尔能收到,跟邵云舒则是彻底没有联系了。不知道他是忘了自己,还是……有别的情况。

        不过她进京也不是为了他们两个,而是想跟着商队去北边看看。过了年暖和,去北边正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侯爷的旺夫娘子 第127章 戏班 (5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