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章 (2 / 3)

+A -A

        看到夫妻俩已经落魄到自己在厂区外面开荒种菜贴补家用,节目组集体沉默了。

        这还不算什么,等到打开仓库,看到那些样式老旧的竹匾、竹篮子、竹箩筐、竹茶盘节目组这下真的是集体无语了。

        “咳侯厂长啊,我冒昧问一句,你们厂里制定生产计划的时候,有没有做过市场调查”卫昇忍不住问了一句。

        这句话可真是太扎心了。

        这正是当初侯朋飞和吕美珍回乡创业失误最大的地方

        本来他们想着,他们村里的毛竹成本低廉,用工也是从本村找,这么低的创业成本,总不至于亏本吧

        他们什么都考虑到了,却唯独没想过,农村老一辈手艺人会的那些花样,现在的人还需不需要

        “侯厂长,我说句话你别介意,这个,产品的定位还是要与时俱进的。”卫昇无奈地指了指仓库里手工精美的竹匾。

        这种竹匾是以前农村晾晒各种粮食和菜干必不可少的东西。

        可现在,据卫昇最近下乡收购土特产观察到的,现在农村人已经不怎么用这种传统竹匾晒东西了。

        一个是占地方,另一个就是没有盖子,容易招苍蝇。

        现在农村人都喜欢买那种尼龙网做的折叠晾晒网。

        外面是渔网一样的尼龙网,通风透气,还带个拉链,晒东西的时候,把各种鱼干啦、蔬菜啦之类的放进去,拉链一拉,往院子里一挂

        又方便,又不占地方

        最关键的是这样不招苍蝇,晒出来的菜干和鱼干卖相好。

        “我妈也让我帮她买了这个晾晒网,一个六层的豪华晾晒网,直播间19块9包邮到家,侯厂长,你们这个竹匾,大号的卖多少钱一个”

        “如果放在网上卖的话,加上运费,最低卖多少钱一个,你们才能有利润”

        卫昇这番话,好像一记记重锤,砸在夫妻俩的心头。

        一直都想不通的那些困惑,好像一下子就都有了答案。

        “这个上山砍毛竹,再请人拖下山,机器加工成竹篾,再找人编好,像这种直径80公分的竹匾,赶场的话,至少要卖到四十块钱,才能赚到钱。”

        “我们也试过在网上卖,但是量太小了,快递价格谈不下来,要是挂到网上卖,我们算过,起码要标价七十块钱左右,才能包邮到家。”吕美珍越说越心虚。

        “所以咯,你看,明明我花十几块钱,就能买到一个又实用又不占地方的晾晒网,为什么要多花几倍的钱来买个这么大的竹匾呢”

        “而且你们想想,农村还好,买回去有地方晒,直径80公分的竹匾,城里人买回去放在哪里现在城里房价多贵啊,有些小户型的人家,阳台都不一定有80公分这么宽”

        这番话一说出来,别说侯朋飞和吕美珍了,就连导演的脸都绿了。

        “等等小卫,要照你这么说,那咱们这期节目还怎么做下去那谁先别拍了,省点电,咱们先来商量一下怎么帮老乡卖东西”

        一帮人赶紧围拢过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