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4 章 王五老师牛逼啊!…… (2 / 3)

+A -A

        “是啊,老家多好,吃住都在家里,花销少,压力也不大,不像城里,有些厂子招工的时候说的好听,包吃包住,进去才发现,住的是十几个人的上下铺,下班洗澡都要排队排半天,吃的连猪食都不如,要不是在老家呆不住,谁愿意去外面吃苦受罪呢”廖静虹对这个感受最深。

        她出去打工比其他人都早,可以说什么苦都吃过,住过最差的宿舍,半夜老鼠落到床上,她都累得不想动弹,就任凭老鼠在她被子上爬来爬去。

        她还遇到过一个特别抠门的私人企业老板,为了省钱,一年到头就给他们吃水煮包菜、豆芽汤,难得中午加一个肉菜,一斤肉里面恨不得掺进去十斤大白菜,运气不好的,一勺子下去,全都是大白菜,一片猪肉都找不到。

        如果不是为了挣钱,谁愿意背井离乡去受这种罪呢

        更可笑的是现在还有一些砖家,整天在网上批评年轻人不愿意进厂吃苦了,没有奋斗精神。

        廖静虹真想呵呵他们一脸。

        这么爱吃苦,你怎么不送你自己家孩子进厂打螺丝、踩缝纫机呢为什么要花那么多钱把你家孩子送到国外去读名校让他们回国打螺丝呀,多有奋斗精神

        胡浩洋苦笑一声“其实,我倒是觉得,不是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吃苦了,而是他们看到身边其他同龄的年轻人都过得那么好,不甘心只有自己吃苦罢了。”

        说这句话的砖家,可能没有考虑到时代背景。

        他们那个年代的年轻人肯吃苦,是因为不管是官二代还是农二代,大家都要去基层锻炼,都要去广阔的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大家都一样在吃苦,自然就没有那么多的不平衡了。

        可现在呢

        他们在厂里打螺丝的时候,各种“二代”们,正坐在国外的名校里接受最好的教育。

        他们在厂里吃着难以下咽的水煮菜的时候,同龄的二代们,正在五星级酒店、高档餐厅、私房菜馆这些地方,享受着一顿动辄上万元的大餐。

        他们为了买一辆电瓶车省吃俭用的时候,同龄的二代们,或许已经拥有不止一辆百万级别的豪车了。

        凭什么呢生而为人,凭什么你们的孩子锦衣玉食,我们就活该进厂打螺丝

        砖家们可能是真不明白,也有可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反正就是没人在指责年轻人的时候,好好想想,现在的年轻人,过的到底是什么样的生活。

        同样的,胡浩洋也在露营烧烤的时候,向小伙伴们袒露了心声,向他们解释了,自己为什么要怂恿廖静虹和家里人闹腾。

        他就是想让村里这些长辈们看到,他们这一代年轻人,和老一辈不一样了。

        想让他们回到家乡,结婚生子,在家乡扎根创业,那就必须要尊重他们年轻人的习惯,尊重他们对人生和婚姻的选择。

        而不是像老一辈对待他们的子女那样,包办子女的婚姻,对子女的人生指手画脚,明明自己这一辈子过得非常失败,还要用自己那些已经失败了的所谓“人生经验”,去教训自己的子女。

        说句不好听的,自己的人生都过得一团糟的人,怎么好意思对别人的人生指手画脚

        胡浩洋就是要让廖静虹给全村的年轻人做个榜样。

        他要用廖静虹的成功,告诉所有想要回到家乡、却又因为种种原因不敢回来的年轻人回来吧你们看,老家也没什么可怕的。连廖静虹这个女孩子都能狠狠拿捏住那一家子吸血鬼,你们还怕个球球啊

        路不平就去铲平它。

        人不平就去干倒丫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我把过气综艺做成了扶贫专线列表 第 324 章 王五老师牛逼啊!……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