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1 章 萤火虫夜市旅游专线 (2 / 4)

+A -A

        这么说吧,走进去的时候,只有身体是凉的。

        吃完一碗“麻辣烫刺客”,连心都凉透了

        他们也不知道一碗麻辣烫,怎么就成了现在吃不起的样子,明明食材还是那些食材,就算物价涨了,也没涨这么厉害吧,一点丸子蟹,再随便加点素菜、粉条子,最后一上秤,动不动就要好几十块钱。

        有这个钱,他们去吃顿自助小火锅不香吗

        本来以为十几二十块钱的麻辣烫,已经彻底消失在了街头巷尾。

        结果没想到,居然会在晚杜乡这样一个小乡镇,再次品尝到了久违的、物美价廉的街头麻辣烫

        虽然为了节省成本,张金鹏用的是最便宜的塑料碗和一次性筷子,调味料也没有那么多花样,只有最简单的芝麻酱、油辣子、香醋和香菜末可供挑选,可是,坐在简陋的塑料凳上,捧着一碗十几块钱的麻辣烫,不知道为什么,心里的满足感,比他们去吃几百块钱的海鲜自助还要大。

        熬到第三天,张金鹏终于熬不下去了,打电话向爸妈求助。

        张爸听说儿子在夜市摆摊忙不过来,又是心疼又是生气,连夜收拾东西,把家里的猪和鸡托付给邻居,带上老伴,夫妻俩一路坐客车,到了县城客运站。

        夫妻俩运气不错,正巧赶上县城开通了到晚杜乡的“萤火虫夜市旅游专线”。老两口一开始还不敢上车,后来反复跟司机确认,这辆车确实是开往晚杜乡的,这才坐上了这辆装饰了卡通萤火虫造型的大巴车。

        刚坐稳当,就听到车头那边传来一阵笑声和鼓掌欢呼声,探头一看,几个穿着白衬衫、胸口还别着大红色徽章的干部,拎着东西走上车,挨个给乘客发起了礼物。

        发到张爸这边的时候,领导还惊讶了一下“您二位,也是去晚杜逛夜市的”

        也不怪领导诧异,根据他们的大数据分析,从县城转车去晚杜乡夜市的,几乎90以上,都是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

        中年人也有,不过这些游客一般都有私家车,都是直接开车去晚杜,不经过客运站中转,大数据也分析不到他们。

        但像张爸这个年纪的游客,而且还是坐大巴车去晚杜的,那可太少见了。

        后面跟着的电视台记者,也把镜头对准了张爸张妈。

        两位老人立刻紧张起来。

        生怕说错了话,给儿子招麻烦。

        等到听旁边的人说,跟他们说话的是县长,而且儿子摆摊的夜市,就是这个县里的,张爸立刻站了起来,一脸感激地对县长连声感谢。

        “真是多亏你们搞了这个夜市啊县长您是不知道,我儿子大学毕业快三年了,连份正式工作都找不到,我们做父母的没本事,也只能跟着干着急。”

        “现在好了,前天我儿子给家里打电话,说你们这个夜市现在特别火,客人多的要排队,他请了两个帮工,还是忙不过来,这不,就打电话让我和他妈过来搭把手”

        张爸絮絮叨叨地感谢着,县长也足够耐心,一直等他说完了,才客气地表示这都是他们应该做的,又问张爸他儿子在夜市是做什么生意的,今天县领导也会去夜市为辛苦的摊主们送温暖,说不定还会看到他儿子呢。

        张爸立刻高兴起来,拿出手机,翻到了儿子给他发的一段视频给县长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我把过气综艺做成了扶贫专线列表 第 361 章 萤火虫夜市旅游专线 (2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