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兵临东陉关 (1 / 3)

+A -A

        第275章兵临东陉关

        葛从周在一边建议道:“殿下,末将认为乱世应该用重刑!可领让余下士兵下场充当冲锋队,为防止他们逃脱,脸上刺子。且一旦逃跑,应加罪于家人,同队者连坐!如此定可让士兵不畏战。”

        李存焕闻言怔了怔,他不由想起后世关于宋朝的事情,那便是宋朝的士兵都在额头上刺字。所以宋朝的士兵又有一个名字,贼配军。低落的士气,低贱的军队,成就了宋朝让人耻辱的战绩。

        李存焕坚定的摇摇头,道:“士兵作战不能够驱以钱财,加以酷刑,使作战,如此军队要么便是成为了桀骜不驯之兵,要么成了不愿死战之军。当然!亦不能不驱于钱财。一支军队,应该有他的信仰,要么,为了保护家园。要么为了天下太平。要么为仅仅为了统帅,要么便是为了荣誉!不能够因为财富而战!”

        葛从周闻言,皱着眉头,开口问道:“那么殿下,这余下的一百五十多人,如何处置?末将认为不杀之,不足以定军心,平将怨。”

        葛从周的话没有错,别看有人求情,其实军中不少将领都异常厌恶这一百五十多名士兵。统帅已经亲自杀奔于前,以身作则,而自己则是畏敌不前。那以后如果自己是这支军队的统帅,遇到危险,岂不是没有人救?这也就罢了,还会拖累自己的队伍。军人,是舔刀尖而活,拼杀于生死之间,建功立业的。如此畏战的士兵,如何能够让雄心壮志的军官喜欢呢?

        周德威犹豫片刻,道:“殿下,已经以酷刑震慑,足够了吧!”

        周德威虽然持反对意见,但语气却不甚坚定。

        “德祥,你的意见呢?”李存焕侧头对符存审问道。

        “一切殿下做主!”符存审低着头,也不知道在想什么,对于李存焕的问话,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

        李存焕皱皱眉头,不过想到什么,很快便舒展开。沉吟片刻,低头开口说道:“一直军队如果依靠酷刑来到维持他的战斗力,那么就是最可悲的事情!”

        李存焕说到这里,顿了顿,开口道:“来人!吩咐下去,每人三十军棍!打完后,问他们的意见,下一战一定是攻城战,如果他们愿意洗刷他们的耻辱,那么便选为先登死士。如若不愿,便额头刺字,发配辽东矿山工作三年,此后贬为贱民!”

        “殿下英明!”周德威等人齐声道。

        看过了今天事情的士兵,心情都不平静,因为从此多了一条军规。畏敌不前者、长官死战而不前者,实行什一抽杀。幸存的士兵也开始会面临两种选择,冒死洗刷自己的耻辱,要么就屈辱的活下去。贱民,这是比奴隶多了一个自由的百姓。他们三代不得为官,任何社会福利都和他们无缘,他们只能够卑贱的活下去。

        “殿下,一共有四十三人愿意成为先登死士。”祝霁龙走到李存焕面前,禀报道。

        李存焕皱着眉头,开口说道:“既然剩下的人都如此,便照办吧!无论他们有什么亲人,都给我一律按规矩办事!再有人为这些贼兵求情,一律罚俸半个月!”

        祝霁龙闻言,知道李存焕的决心已经下了。

        李存焕率领大军前进,顺着代水一路西行,行至繁峙县,也没有遭到阻击。从当地不及逃离的百姓口中,李存焕得知,在昨天李嗣源已经率领繁峙县的兵马撤退到东陉关。

        周德威当即提出意见:“殿下,应该在繁峙县休整一下,否则容易被李嗣源有机可乘。”

        李存焕想想也好,毕竟自己现在手头上不过是六千大军,其他兵马在后面跟着。李存焕便下令在繁峙县休息。休息了一天,便已经集结了三万大军,其中两万右燕国军,另外一万则是葛从周的元从军。

        见兵马已经集结不少了,李存焕便下令周德威在繁峙县等待后续的兵马。而自己则是率领三万大军压上去。过了繁峙县,便是东陉关。

        东陉关(xing),关如其名。陉:山之中断处。

        东陉关临南靠断崖,北靠激流代水。从远处看过去,仿佛巨龙趴伏一般的大山被代水从中间斩断,代水北侧为悬崖峭壁,南侧狭窄的平原处便是东陉关。而此段代水,水流甚为湍急,在表面上涌现着无数个小漩涡,不时撞在悬崖上的浪,飞溅起来的浪花最高可达两米。让任何试图从这里度过的人都不由自主打起退堂鼓。

        “雄关!”李存焕皱起眉头,喃喃道。

        “当初郭子仪讨伐安禄山也攻克不了东陉关,最后不得不绕远路,拐了个弯,攻下马邑和云中,这才迫降此关。”符存审来到李存焕身边,看着东陉关感叹道。

        “据说代州境内还有雁门关,边关九塞之首,不会也要经过这里吧?”李存焕笑问道。仿佛浑然不在意东陉关的险要一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节度天下 第275章 兵临东陉关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