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既然在法餐厅我们就按法国人的吃法,好不好”艾琳规劝道。
“凭什么?现在这个桌上有两个中国人,你既然当中国人的媳妇,也算中国人。就按我说的来,多热闹,这样我们还可以每道菜都能品尝一下。”
艾琳拗不过他,只好吩咐侍者去上菜。
只是把侍者为难的不轻,因为实在不知道哪一道菜,放在距离谁近一点好。
杨光才不管这么多规矩,一会从艾琳面前切下一个块牛排,一会又从刘梦洁盘子里夹过来一个烤蜗牛。
艾琳比较无感,只是对杨光的做法有些无奈。
刘梦洁就比较局促了,这种做法在中餐厅非常正常。可是在法餐厅,即使最亲密的情侣也不会到对方的盘子里面去夹菜。
杨光的做法引起了周围米国群众的纷纷侧目。
杨光背后一对穿着体面的米国中年夫妻是杨光这种粗鲁的做法的直接受害者。
“多么粗鲁的人,竟然到别人的盘子里面夹菜啊”那米国男人小声对自己妻子的说道。
只是杨光的耳朵何其灵敏。
“你懂个屁,没文化”杨光义正言辞的转身给那个米国大叔上了一堂历史课“你知不道分餐制在中国五千年就有了。只不过我们早在一千年前的宋朝就抛弃了这种落后的饮食规矩,使用了合餐制。
“不信你可以看看中国宋朝以前的中国画,都是分餐制”
杨光的论点。引起了周围进餐人群的兴趣,都纷纷转头聆听。
“不过后来,我们的哲学家发现分餐制不利于人际关系的沟通,不利于家庭和谐,而使吃饭这个过程变得冷冰冰而没有人情味”
“而合餐制却恰恰相反,有利于增加家庭和亲友之间的感情,大家坐在一起热热闹闹的你来我往。多好!”
“为什么你们米国离婚率这么高,为什么人际关系这么冷漠,为什么老人们独守空房没有儿女陪伴。都是因为你们还在使用落后的分餐制。”杨光转身对周围的米国群众说道。
能来法餐厅吃饭的人。大都是些年长的成功人士。对杨光说的独守空房没有儿女陪伴更是感同身受。美国没有中国人回家过年的传统,即使几年不见长大成人的儿女都非常正常。但是不见,却不代表不想念。
因此,都下意识的点点头。
“为什么中国文化源远长。。。。。。。。。”
“不要拿无知当个性。不要拿历史当新闻,也不要拿落后当先进”杨光一口气说完,说的又急又快,但是却非常的缜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