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子被置放于燃着暖香的隔间中,用重重红缎裹着。鲜红的绸缎在显出细微金色的烛光下,竟有如流水一般的细腻光泽。
“桂公公,请看。”
掌柜的招呼伙计将山子上的红缎拨开。红缎一层层叠在桌上。但见一点夺目的蓝光由红中漏出。
那带着金属光泽的苍蓝,色泽纯净,如一团凝固的蓝火。只看一眼,便能将人的身心都勾走。
桂生跟着宋徽明见了不少奇珍异宝,可一见那快蓝石,便如被夺了神志,不觉间瞪大了眼,忘了说话。
半人高的兰赤石料经过数月雕琢,业已换了面貌。群山峻岭巍峨不倒,山头苍翠的树林拥着几座檐角欲飞的仙阁。
衣裙飘飘、神态端庄的神女由一众侍童围着,沿着蜿蜒的山间小道下山。飞禽走兽,流水草木,交相辉映。
山子上的人兽均被雕得面目清晰,生动可爱。仿佛一接近这座山子,便能听见高山上的流水声与鸟啼,听见那悠扬舒畅的仙乐。
掌柜的笑道:“桂公公,您瞧瞧?”
桂生凑近了些,用手捂住口鼻,生怕呼出的气沾在山子上。他仔细围着山子看了几圈,均未看出异样,遂点点头道:“装好。我这就回去向大少爷复命。我家大少爷说了,若是过几天老夫人喜欢,他重重有赏。”
掌柜的只觉松了口气,赔笑:“您放心咯,我们铺从未出过闪失,若老夫人高兴了,还请桂公公在大殿……大少爷面前替小的还有玉雕师傅们美言几句……”
他笑着,从袖中摸出几串珠玉,放在桂生手上:“桂公公,这点心意,您收着。”
桂生面不改色地将珠子收进袖中,吩咐小太监:“都盯着他们装山子,看着他们把东西抬出去。”
他不敢怠慢,在一旁盯着。待到山子被裹好、套上八层红漆大箱上了锁、用红缎绑好,他方如释重负地走出小隔间。
谁料刚拐过一条长廊,对面的廊里便也走出一队抬漆箱的人。
两条长廊在转折处汇成一条出路。正好两路人脚程步速都差不多,都堵在路口,冷眼相瞪,互不相让。
冤家路窄,两看生厌。
“原来是莲公公,”大老远的,桂生就认出这人是侍奉太子的莲生,他特意瞥了眼莲生身后的红漆箱,“太子殿下也在玉春堂订寿礼了?”
“正是,”莲生扯扯嘴角,“二位殿下兄弟情深,心有灵犀,连给老夫人祝寿的贺礼,都想到一块去了,真是巧了。”
这便是提醒桂生,两人虽然都是下人,但侍奉的主人尊卑有别,哪怕是到了宫外,也别忘了自己的斤两。桂生哪能不懂他的话外之音?他恨得牙痒痒,面上仍笑道:“能与太子殿下同取一家铺子做工,是我家殿下的福分。太子殿下的东西,自然要尊贵许多,我可不敢耽误莲公公回宫复命,还请莲公公先行。”说罢,示意身后的队伍往后退,让出路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