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囚鸟其六
养了多久的雀儿,见他隐有怒意,都会露出怯生生的表情。宋徽明沉着脸,盯了他几秒,忽然便笑了:“那是朕的皇帝,自然与朕像。你被拉来这的事,朕之后会处理,乖,先回去,别冻着。”
傻子眼睛发亮的点点头,由宫娥扶着站起来,轻声道:“那,那阿竹先回去了……陛下也早些回来……天冷。”
这整座皇宫都是宋徽明的地盘,宋徽明做什么都不怕宫人们乱看乱说,便拿着他的手捏了一把,拍拍他的侧腰,让宫娥送他回去。
再回头,宋徽齐仍坐在那,像是什么都没看到,避兄长内院的嫌,只淡淡喝了口茶。
宋徽明坐回去,笑道:“方才出了点小事,让十五你见笑了。不知这些美女,你看着可还喜欢?”
宋徽齐笑道:“皇兄赐给臣弟的,自然是最好的,臣弟以茶代水,再敬谢您一杯。”
兄弟二人干了茶,心照不宣。
乐王这些时日不住在宫中,而是住在昔时天子为他预留的乐王府,因宋徽明政务繁忙,倒也并非每日都进宫同他聊天。
其实,又有什么好聊的呢,宋徽明宣他进宫,无非便是要确认他不足以对他构成威胁,继而再向他立威。
他算了算离京的时日,只觉发凉的背后又回暖一些。
看样子,宋徽明这回是不想杀他。
他毕竟已经成年,是皇后实际上唯一的孩子,朝堂大臣中,知道当年宋徽明上位真相的,大抵不多,他幼年在母兄的庇护下十分顽皮,虽不能称饱读诗书,可以史为鉴,但该有的顾虑,却是一分都不少,前些年,就有些有异心的朝臣秘密拜访,全被他闭门回绝。看似和善的长兄原先真正看不顺眼的人已经消失了,他作为少数在那场变故中安然无恙保住性命和地位的人,更后怕自己忽然就成了下一个宋徽明看不顺眼的人。
宋徽明这回一下塞了这么多耳目给他,其中告诫,不言而喻,他若想活着,最好以后便是个疯了杀了病了宛若死了的闲散王爷,乖乖待在封地上,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生一堆子孙,早早颐养天年,享天伦之乐,便是他宋徽明逼着他过这般的神仙日子。
还有五日,还有五日就能回去了。
想起在家中等待的妻子,他心中的焦虑便又化解几分。他闭上眼,手指揉着太阳穴,沉默地想,今日的事,便当看不见好了。
他在冷清的王府中又住几日,到了临行前日,宫中又来了太监,召他进宫赴宴。
他的送行宴。
他本不爱回那个地方,连这些年来受到的苦,受到的气,都只能隐晦地发泄在宫人头上,课这送行宴,他又是主角儿,必须登场不可。
只盼那好皇兄能如以往那般和善,莫要为难他。
一切照旧。他来时,宋徽明的接风宴便是按皇室家宴规格来,他走时也照旧。宫中的佳肴玉珍,乍一看仍是幼年所见,虽有不少菜品翻了新,但那宫廷菜肴独有的精致贵气,却是一眼便能认出。同样是最精细的食材,最得体的礼遇,可这佳肴看在眼里,吃到嘴中,便又变了味,有股说不出的怪异。
宋徽明仍端着他平和的架子,与他闲聊吃食,酒过三巡,又笑道:“十五,说来你这次回来,可有再尝尝京城的点心?你小时候就最爱点心,缠着为兄要吃的。为兄之前都忘了这事,真是对不住,今日为兄让御膳房给你做了脆皮豆糕,还不尝尝?”
宋徽齐登时觉得浑身血液一僵,却只能道:“臣弟没想到皇兄这般费心,臣弟谢过皇兄。”
“都是兄弟,有什么好客气的?”
宋徽明笑眯眯的。一张无比俊朗的脸落在宋徽齐眼中,只让他觉得刺眼。按照祖制,天子与亲王不可同桌而食,是故此时二人分桌而食,相对而坐,相隔大道。兴许是因为冷了,连身体素质一向很好的宋徽明都在食案下盖起厚厚的被褥以御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