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爷爷拿走我的《弟子规》,不也没客气吗?”
说到这,老朱不高兴了。
“咱没找你算账,你还好意思和咱提《弟子规》。”
“咱孙子的东西,咱最后一个才知道,你眼里还有咱吗?”
他算是发现了,老朱最大的本事,便是没理也能辩三分。
“孙儿这不是想,先在孙儿学堂试行,觉得可以了,再告诉皇爷爷的吗?”
不管咋说,倒算是个能说得过去的理由。
老朱冷哼一声,算是放过他了。
“今日该印刷《弟子规》,明日先生授课需要用到,但先被詹尚书拿去了,反正朝廷一时半会暂且分配不下去。”
“要不然,先把朝廷印好的,给孙儿分上几册?”
许观哪怕当天去印,凭他那小作坊,很难在一天时间内完成印刷的。
明天直接开始授课,那更不可能了。
“你这是怪咱,耽误你学堂授课了?”
“孙儿第一次办那么大学堂,实在有些力不从心,皇爷爷能给孙儿印刷些书,就算是帮孙儿些忙了。”
为给学堂的学生配齐课本,他那小作坊直到现在还在日夜赶工。
“学堂规模又扩大了?”
这次是,朱标询问。
“是,庄户之外也有人求学,儿子以一年二百铜板招收,成立应天一小,应天一中,大明职业技术大学。”
如何区分,如何教授,朱允熥大致介绍了一遍。
“实业兴邦,百行兴国家强,只有让各行各业焕发生机,大明才能日渐强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