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臣门口送了封信,真假与否臣不敢判断,特来交于殿下,请殿下定夺。”
这信要是不重要,常升也就不会大半夜往过来送了。
朱标并没多问,从手中接了信。
信才打开后,朱标便脸色大变。
“谁送过去的?”
知道是谁,那就好了。
“听门子说,他听到敲门声去开门,门外空无一人,只留有这封书信。”
这封信是关于朱允熥遇刺细节的。
信中说,朱允炆出资买通了藏匿于大明境内的北元余孽,在朱允熥前往开封的路上制造了这次的行刺。
所有细节,一清二楚。
若非当事之人,绝不可能知道的这么详尽。
信中证据或许可能属实,但送信的这人绝对也是知情之人。
敲了门就走,那就是不想暴露。
“孤知道了,孤会处理,你回去吧,记得保密,别擅传出去。”
要让那群武将知道,行刺朱允熥的是朱允炆,他们绝对会当场砍了朱允炆的。
朱允炆再罪该万死,却也不能死在武将的手里。
送走常升,朱标陀螺似的转于房间,累了就坐下喝茶,一夜都没合眼。
兄弟间相互竞争,只要是良性的,既在情理之中,又算无可厚非。
但以行刺等不正当手段,甚至是勾结于外敌,那就天理难容了。
不管咋说,都是自己儿子,走到今天这一步,朱标心中哪能一点儿波澜都没有。
白天面见朝臣,朱标心不在焉,几次失神。
瞧着这样的朱标,众人只会归于老朱和朱允熥。
短短一天功夫,外面风言风语更甚。
有人窃窃私语,甚至都传到了朱标耳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