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朱标的松口,魏良仁很快搬来凳子,又送上了凉茶。
“汤和咋样了?”
这时,老朱才问了句。
“不容乐观,消瘦了很多,经卢志明几人的判断,恐时日无多了。”
“孙儿把卢志明他们留下了,负责照料信国公,有个懂医的在,信国公能少些痛苦。”
人到老了,很容易念旧。
虽早就有预料,但毕竟是从小一块长大的玩伴,听闻这消息,难免仍有伤感。
“唉,汤和也要走了。”
“不知啥时候,就要轮到咱了。”
“此次回乡,有啥感受?”
老朱手中端着茶杯,很快幽幽问了句。
老朱不提汤和的病,朱允熥也话不多说,只顺着老朱的问题,做了回答。
“孙儿去了家里祖宅,在义惠侯的带领之下,还去了皇爷爷小时候常去的地方,孙儿明白了皇爷爷的创业不易。”
“大明的开元建国,皇爷爷必吃了常人吃不了的苦,付出了常人付不了的辛苦,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孙儿今日的锦衣玉食。”
朱允熥洋洋洒洒说了一堆,话才刚说到一半,便被老朱给打断了。
“别整这些花里胡哨的,容易不容易的,还用你来说。”
这老头子,不是他让说的吗。
没办法,只能直抒胸臆。
“孙儿的意思是,皇爷爷白手起家,都能有今日的成就,孙儿站在皇爷爷的成果上,较之皇爷爷的白手起家已有了不少的助力,想要成功会更容易,更该努力,不可懈怠。”
把后面的补充完整,老朱这才稍稍满意。
“说的挺好,就是不知做不做得到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