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准备会试 (1 / 4)

+A -A

        春闱定例始于二月初九,满打满算也就只剩一个月时间了。

        职大那儿该按派谁去参加,差不多也该到敲定的时候了。

        从农研所回来的次日,朱允熥便带着黄观去了职大。

        一直学习四书五经的是九十六人,刨除主动弃权的只剩下五十二人了。

        自己到底学了多少,只有自己知道,既然没高中的希望,又何必白折腾。

        对这种主动弃权的,朱允熥表示了理解,毕竟他们大部分都是才刚接触四书五经不久,有的人连论语都背不完整。

        这样的水平,哪能去应试。

        这次是以职大为单位,第一次参加参加,得尽一切可能把高中率保持在百分百。

        即便剩下的那五十二人,也会在近期安排几场考试,凡能达到有希望高中的,会在之后的时间进行系统化的突击训练。

        最后全部都合格的,才有机会参加会试。

        反正总之一句话,宁缺母滥,哪怕最后只剩一个有资格的参加,高中率的百分百都必须都保持住。

        皇帝制曰,朕惟君天下者,兴化治理,政固多端,然务本重农,治兵修备,乃其大者。

        这道策论题是黄观所出,需考生从农业和兵备两大方面阐述治国方略。

        当然,全文都得引经据典,引用用四书五经外,还得字迹整洁,不能有丝毫杂污。

        幸好是在洪武一朝,考生答卷不需用标准馆阁体,不然除苦啃四书五经外,还得没日没夜的练字。

        朱允熥把看过的策论放到桌上,笑着问道:“你预估一下,这次的策论多少人能达到参考资格。”

        黄观又翻阅了参考之人平日所作文章,之后这才慎重给出了答桉。

        “最先培养那批学生是二十三个,臣又翻阅了其他人的文章,发现这八人也极有可能。”

        朱允熥接过黄观递来,对已装订在一起的八份文章,进行了一目三行快速的浏览。

        “引经准确,剖析深刻,字也写得不错,是能达到进士水平。”

        以前朱允熥看到这些东西就头大,现在再看这些,不仅毫无障碍,竟也能评出好赖了。

        “最近这段时间就把选拔的三场全都考了,还得留时间再突击训练一下。”

        “这次的主考是刘三吾,刘三吾为人向来严苛,千万不能大意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大明:家祖朱重八 第241章 准备会试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