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官把各自中意的,举荐给刘三吾。
目前为止,二三甲的排名已经定了,只剩空出一甲名额最优的还有待商榷。
而这些考官举荐的,都是从这些中挑选出来的。
一甲是板上钉钉的,他们说的一甲之列,无不都是一甲的前三。
这前三名虽没有殿试的前三名含金量高,但却是个刷存在感的机会。
殿试即便不能再拿前三,但一般情况下,是不会跌出一甲之列的。
刘三吾作为主考,不说所有的考卷他都全部阅过,至少考官相互交叉后可列良好的,他是全都看过的。
至于考官们举荐来的这几份,确实都属优秀之列,他自然更是记忆犹新。
接过卷子,刘三吾整了顺序,问道:“各位可有意见?”
前三名由皇帝敲定,但主考却也有发表意见的权力。
大多数情况下,皇帝多会采用主考的意见。
考官明白刘三吾意思,大致翻了几下,便纷纷附和。
“听刘主考的。”
意见统一后,刘三吾又道:“把一甲的排名拟了,老夫进宫面圣时,连同二三甲的一并呈交御前。”
除了一甲前三,剩下的皇帝基本不会插手。
一炷香后,刘三吾拿着三甲的名单,以及一甲前五的答卷出现在了乾清宫。
“阅卷完毕,这是结果。”
刘三吾见礼过后,把手中东西递交。
在这些东西放到老朱面前时,朱标和朱允熥便已围了过去。
父子两人站在左右两边,和老朱一并阅览刘三吾送上的五份答卷。
一盏茶后,五份阅完。
老朱把其中一份拿到手里,道:“这份做榜首,如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