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呢?”
在武将们表态后,老朱询问了文臣。
“臣附议。”
众人齐齐拱手,达到了高度默契。
不管咋说,内阁成员肯定是文人,不会选用那些大字都不识几个的武将。
相较来说,他们还是占优的。
意见一致,满堂和气。
在其乐融融中,朱允熥又在最后加了把火,道:“皇爷爷,内阁成员毕竟是要统筹天下政务的,非有着文之能就行,孙儿以为当以举荐之法,遴选天下才俊充入内阁。”
这都是在早朝之前,朱标和朱允熥提前通过气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朱允熥施恩于文臣。
对于如此遴选之法,朱标也和朱允熥交流了意见。
当初设春夏秋冬四辅官的时候,老朱曾遴选了知名大儒,可那些人夸夸其谈说起来一大套,半点理政的才能没有。
最主要的是,即便科举入仕的那些人显露出才干被朝廷所熟知的都已不止正五品了。
让他们挂正五品职衔充入内阁,他们怕是没有人愿意的。
唯一的办法,只能是举荐了。
高效快捷,也能迅速组起内阁。
而且,内阁组建后又不是马上就会把奏章全权交给他们的。
还会再做进一步的考察,凡是合格的才会被最终留下,至于剩下那些随时都会淘汰。
“准了。”
本来早就商量妥的事情,老朱见时机差不多了,当即大手一挥应了下来。
最终,老朱起身站起之后,定下了最后结果。
为组建内阁,向天下士子选贤,所有士子均可自荐举荐,限期三个月,于明年三月考核选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