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压根不知晓六部举荐之人的猫腻似的,一直到老朱所定的选拔时间快到了朱允熥都没啥像样的行动。
朱允熥不动,老朱和朱标谁都不问。
眨眼间,遴选时间到达。
题目是老朱出的,一篇稀松平常的策论,没啥陷阱不用担心踩坑,只要能把科举必备的那些经史烂熟于心就能答出来。
反正这次的策论题不过只是摸一下这些人的文化水平而已,自然也就没必要搞的太难。
除了六部有些问题的举荐外,也有不少大臣举荐上了人。
不过,最多的就是自荐了。
除了有官身者,还有挂着举人功名的,不过最多的还是秀才。
这些人想要入仕还得参加乡试和会试,而这次自荐一经录取便可直接进入内阁,摇身一变成了天子近臣。
内阁一辈子只是正五品也好,还是像人们都说的只是个皇帝的高级秘书也罢,于那些不奢求在官场上闯出一番大天地的人来说不失为一个绝佳的机遇。
因而,这次的参考者达到了两千余人。
这数目,估计是科举制度设立以来最多的一次了。
对于这些人,一道简单的策论足可让他们现出原形来。
人数实在太多,也没啥能容纳这么多人参考的地方,朱允熥衡了许久只能把地方设在奉天殿前了。
开大朝会的时候,京中凡有品级的人都会聚集于此,大那是真的足够大,容纳下全部参考者并不成问题。
最关键的,今天还是风和日丽的好天气。
万里无云,又没有风。
从午门到奉天门都增设了亲卫,这些人会搜藏所有参考者是否携带刀具之类。
毕竟这么多人进场,万一谁要是有啥歹心,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
进了奉天门,还要锦衣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