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历史上朱允炆那样的,要不是朱棣靖难果断出击,他不是把大明带向二世而亡的深渊,就得像晋时那样掀起藩王叛乱,把大明搞得水声火热民不聊生。
前些时候和朱楩几个藩王过来的时候,他感慨的是当年在大本堂殴打黄子澄的那事儿。
黄子澄那厮以为朱允炆是合格的储君人选,朱允熥和朱楩他们虽都是他学生,但那厮从来就没拿正眼看过他们。
而且为了衬托朱允炆,不仅时常打压朱允熥,而且对他还多有贬损。
丫的。
前世上学的时候,他也吃过这种狗眼看人低老师的苦。
那儿时候,他家庭一般,不想给父母找麻烦,才对他忍气吞声。
现在有了当下的身份,不报了前世和原主的恶气,又咋能甘心了。
朱楩几个本就不爱学习,加上早看不惯黄子澄那嘴脸了,有了朱允熥的带头,他们当然不会客气了。
那天,跟着朱楩他们没少回忆过往。
想不到有朝一日,他竟摇身一变成了旁观者,还能在大本堂看别人挨打。
正想着,魏良仁匆匆而来。
在老朱身边低语几句,只见老朱气场全开,浑身上下的火气都快喷发出来了,抬脚便大步流星往外走。
瞧老朱前面走了,朱允熥这才后知后觉的,赶紧屁颠屁颠的跟在后面。
瞧老朱这架势,朱松那些家伙肯定又干啥天怒人怨的大事了。
逃课加不知道啥事数罪并罚,少不了肯定要吃顿板子了。
片刻后,跟着老朱到达御花园。
只见,之前种过玉米的地方多了不少杂乱的脚印。
朱松几人见到老朱过来,噗通噗通赶紧都跪了。
老朱也没搭理他们,越过他们几个走至玉米地里,小心翼翼地刨开泥土,才刚发芽玉米被踩踏出来,嫩芽和玉米也早分身了。
辛辛苦苦种出来的,这可都是粮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