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赔礼道歉(1) (1 / 3)

+A -A

        “朝廷新颁布法令,年龄到的孩子需要上学,并且能够免除一些田租,大哥,这样的好事你就不心动?”李承乾问道。

        唐朝初期在均田制推行基础上实行以征收谷物、布匹和服徭役的赋税制度——租庸调制。

        租庸调制规定:凡均田人户,不论分给其家的田多少,都要按照丁交纳定额的赋税并服一定的徭役。

        并于武德二年二月规定:每丁纳租二石,绢二丈,绵三两,每年服徭役二十日。

        为了让更多的穷苦子弟和寒门子弟能够安心上学,李承乾监国颁布的第一条法令便是减税。

        每丁缴纳的租二石,绢二丈,绵三两,服徭役二十日,改为租一石五斗,绢一丈五尺,绵二两,其余的不变。

        这条法令只用于贫苦子弟和寒门子弟,世家门阀不在此列,为的就是防止世家门阀继续做大。

        当然,世家门阀有自己的学堂,根本不需要去朝廷公办的学校去和一群身份卑微的人抢位置。

        那样实在是掉价。

        李承乾这么无非是想通过这些好处,来说服这家男主人,让他们家的孩子去上学。

        只可惜!李承乾还是低估了男主人的目光短浅,他只会关心眼下能够到手的利益。

        完全不会在乎,他家孩子的未来发展,什么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对于农民出身的他来说,就是一种扯淡,作为农民就应该老老实实的在地里刨食,而不是去想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

        也不看看自己什么身份,还妄图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当真痴心妄想。

        对于拥有不确定因素的的未来,他更看重眼下的实际。

        “公子莫要诓俺,要不是高高在上的贵族老爷们,哪里有那个命,要我还是脚踏实地的好。”男主人道。

        在这个门阀等级森严的社会,这家男主人有这样的想法也十分正常,毕竟,这就是这个时代的真实写照。

        说到底,李承乾还是低估了这个社会阶级分化的严重性。

        什么阶层的做什么阶层的事,这已经深深烙印在他们骨子里。

        没有强有力的外在因素来打破现有的格局,靠政策和劝说,李承乾想要达到他心里目标,无疑难于上青天。

        “在下家中还有事,便不打扰了!”

        李承乾废了半天劲,见还是无法说服这个目光短浅,且倔强的男主人,只好离开。

        “那俺送送公子!”男主人起身将李承乾送到屋外。

        在外面等候的程务挺等人立刻迎了上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重生之唐帝李承乾 第95章:赔礼道歉(1) (1 / 3)